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加味滋阴润燥方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味滋阴润燥方”。处方:生首乌15克,玉竹9克,大腹皮12克,青陈皮各6克,生枳壳9克,乌药9克,青橘叶9克。功能主治:调气畅中,和胃润肠。主肠燥失润,气滞作胀。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处方:生首乌15g,玉竹9g,大腹皮12g,青皮6g,陈皮6g,生枳壳9g,乌药9g,青橘叶9g。功能主治:调气畅中,和胃润肠。主肠燥便秘,气滞腹胀。……

评论2024-01-22

加料平胃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料平胃散”。处方:厚朴(制)5两,橘皮5两,苍术(泔浸,炒)8两,甘草2两,茯苓2两,人参1两。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风寒冷湿,四时非节之气。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气短,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痿黄,肌体瘦弱,怠情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用法用量:水2钟……

评论2024-01-22

平胃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平胃散”。处方: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甘草(炒)三十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并宜服。 常服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

评论2024-01-21

清流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清流饮”。处方:生地 芍药 茯苓 泽泻各6克 当归3~6克 甘草3克 黄芩 黄连各4.5克 枳壳3克。功能主治:滋阴清热,调气和血。治阴虚挟热泻痢,或发热,或喜冷,或下纯红鲜血,或小便痛赤。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服。 口热甚者,加黄柏;小便热痛者,加栀子。

评论2024-01-20

温肾调气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温肾调气汤”。处方:杜仲12克 续断9克 桑寄生15克 台乌药6克 破故纸6克 菟丝子 焦艾各9克 炒狗脊6克。功能主治:补肾安胎。治妊娠数月,腰酸作胀,少腹疼痛,有下坠感,小便多,白带较重,舌正常,苔白,脉沉缓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评论2024-01-18

四七调气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四七调气汤”。处方:紫苏4.5克 厚朴(姜汁炒)4.5克 茯苓4.5克 半夏4.5克 枳实(炒)4.5克 砂仁4.5克 苏子(炒)4.5克 陈皮4.5克 甘草1.5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情志不遂所致的噎膈翻胃。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后以加味保和丸加人参、砂仁、木香服之收功。

评论2024-01-18

消水方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消水方”。处方:麻黄6克,杏仁10克,苡仁10克,桔梗10克,远志10克,木通10克,防风7克,防己7克,蝉衣5克,制南星4克,木香4克。功能主治:宣透渗湿,调气开郁。主风热挟湿,遏阻清窍。(渗出性中耳炎)。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闭目捏鼻鼓气10余次。又以两手掌磨擦至发热时分掩两耳门,一按一松20次左右。每日2次。

评论2024-01-18

枣肉平胃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枣肉平胃散”。处方:陈橘皮(去皮)、厚朴(去粗皮,姜制,炒香),各三斤二两;甘草(炒)、生姜、红枣,各二斤;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炒)五斤。炮制:上件碎,拌匀,以水浸过面上半寸许,煮令水干,取出焙燥,碾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

评论2024-01-18

紫苏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紫苏汤”。处方:紫苏叶六斤,乌梅(去核.微炒)九斤,甘草(炒)十斤,杏仁(去皮.尖.麸炒.别捣)三斤。炮制:上炒盐十斤同为末。功能主治:调气利膈,消痰止嗽。治心胸烦闷,口干多渴。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沸汤点服,不拘时候。处方:紫苏1握 诃黎勒皮 当归 生姜各2.4克 人参1.8克 槟榔10枚 生地黄汁100毫升。制法:上七味,切。功能主治:治心腹胀满……

评论2024-01-18

糯米黄芪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糯米黄芪饮”。处方:糯米30克 黄芪15克 川芎5克。制法:将糯米、黄芪、川芎加水1000克,煎至500克,去渣即成。功能主治:调气血,安胎。适用于胎动不安。用法用量:每日2次,温热服。

评论2024-01-17

木香调气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木香调气散”。处方:木香(另研)1.5克 乌药 香附 枳壳(麸炒)青皮(去瓤)各3克 砂仁1.5克 厚朴(姜炒)陈皮各3克 官桂0.6克 抚芎 苍术(米泔浸)各3克 甘草0.9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治肝气郁结,腹胁胀满,刺痛不舒,脉沉。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磨木香同服。别名:木香调气饮(《杂病源流犀烛》卷五)。处方:白豆蔻 丁香 檀香……

评论2024-01-16

六味顺气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六味顺气散”。处方:白术5两(微炒黄),白茯苓3两,人参3两,陈皮3两半(去白,麸炒),青皮2两(去白),甘草2两(炮,再麸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调气化涎。主中风。用法用量:每服3大钱,水1盏半,加枣子1个,生姜2片,煎至7分,温服,1日34次。

评论2024-01-16

兰草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兰草汤”。处方:兰草30克(切)。功能主治:化湿调气。治脾瘅,口甘,中满。用法用量:上一味,以水450毫升,煎至225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圣济总录》卷四十五补。处方:兰草。功能主治:脾瘅。内热口甘,中满。用法用量:《增补内经拾遗》:方虚谷言,古之兰草,即今之千金草,俗呼为孩儿菊。其说可据。丹溪以为幽兰,谬孰甚焉。……

评论2024-01-16

利生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利生丸”。处方:茅苍术2两,乌药(2味俱米泔浸1宿,晒干)2两,香附(1半童便浸,炒,1半米醋浸,炒)2两,藿香2两,纯苏叶2两,厚朴(姜汁炒)2两,陈皮2两,青皮(醋炒)2两,赤芍(酒炒)2两,砂仁(去壳)2两,小茴(微炒)2两,木香2两,草果(面裹,煨,去壳)2两,川芎(微炒)1两,归身(微炒)1两,黄芩(微炒)1两,枳壳(麸炒)1两,白茯苓1……

评论2024-01-16

九味前胡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九味前胡汤”。处方:前胡1钱,防风1钱,枳壳1钱,桔梗1钱,杏仁1钱,红花1钱,当归1钱,荆芥1钱,山楂1钱。功能主治:平调气血。主疹初出时,头面匀净,淡红滋润,身有微汗,吐泻交作。用法用量:加笋尖3个,樱桃核30粒,水煎,温服。仍用熏洗法。

评论2024-01-16

健胃丹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健胃丹”。处方:豆蔻2钱,陈皮3钱,砂仁2钱,香附2钱,厚朴2钱,公丁香1钱,白术3钱,白芍3钱,龙胆草3钱,黄芩2钱,茯苓3钱,3仙1两,当归3钱。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2钱重。功能主治:健胃消食,调气止痛。主胃脘胀痛,消化不良,呕吐吞酸,嘈杂胁痛。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1时许开水送下。注意:禁忌鱼肉、生冷物品。

评论2024-01-16

加减芍药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减芍药汤”。处方:芍药、地黄、当归、川芎、木香、黄连、黄芩、阿胶、地榆、甘草。功能主治:调气和血。主便脓血。用法用量:水煎服。 里急后重,加枳壳、槟榔;发热、加软柴胡、升麻;腹中痛热甚者,加酒浸大黄;渴,加乌梅。

评论2024-01-16

加减苍莎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减苍莎饮”。处方:茅术2钱,云苓3钱,香附3钱,台乌2钱,炮姜1钱,红泽兰4钱,秦归2钱,川芎2钱,白木通2钱。功能主治:温寒行滞,调气活血。主血寒气滞,月经后期,经色晦暗,量不太多,少腹痛,腰胀,微恶寒,苔白脉迟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评论2024-01-16

安中调气丸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安中调气丸”。处方:广皮60克 半夏(姜制)30克 白茯神30克 白术(土炒)60克 枳实(麸炒)30克 苏子(炒)18克 川芎15克 当归(酒洗)15克 白芍药(盐、酒洗,炒)24克 木香3克 甘草(炙)9克 香附90克 (长流水浸三日,洗净,炒黄色)神曲(炒)30克 黄连(姜汁浸,晒干,猪胆汁拌炒)30克 白豆蔻15克 萝卜子(炒)15克。制法……

评论2024-01-16

安胎调气饮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安胎调气饮”。处方:人参、白术(炒)、炙甘草、熟地、当归、白芍(酒炒)、川断、杜仲、陈皮、砂仁。功能主治:妊娠元气不足,怠倦不能承载,胎动不安。

评论2024-01-16

« 上一页 3/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