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龟版胶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龟版胶”。处方:龟版1600两,陈皮16两,甘草16两,冰糖80两,黄酒48两,阿胶240两,香油24两。制法:先将龟版浸泡7天,取出下锅煮之,和上药料浓缩成胶。装槽散热,凝固后再出槽,切成小块长方形。功能主治:养血化瘀,滋阴退热。主阴虚蒸热,午后发烧,久嗽痰盛,妇女症瘕血块。用法用量:每服23钱,用黄酒炖化服之,或白开水亦可。

评论2024-02-02

混元丹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混元丹”。处方:黄耆1钱(蜜炙),人参(去芦)1钱,缩砂(去皮)2钱,白茯神(去心皮)2钱半,益智(去壳)6钱,莪术(火,煨)3钱,山药(姜汁炒)2钱半,远志(甘草水泡,去心)1钱半,桔梗1钱,香附1两(蜜水煮过),甘松8钱半,牛黄1分,麝香3厘,金箔10片,滑石6两(用牡丹皮5两煎,去水、丹,煮水干为度。滑石用青色者佳,如无,用白者),辰砂1两(……

评论2024-01-29

和解宣化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和解宣化汤”。处方:银柴胡(水炒)3g,远志3g,炙鳖甲9g,甜杏仁9g,象贝母9g,炒谷芽9g,炒麦芽9g,竹沥6g,半夏6g,紫菀6g,黄芩(酒炒)4.5g,知母(酒炒)4.5g,橘红4.5g,生薏苡仁12g。功能主治:和解宣化,凉营退热。主阴虚潮热,缠绵不愈,或肺痨发热,口苦,咳嗽有痰,胃纳不香。用法用量:若咳嗽重,加紫菀6g、炙枇杷叶9g。

评论2024-01-28

金朱饮子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金朱饮子”。处方:川郁金(锉碎,皂荚水煮干,细者如胆肚极佳)半两,天竺黄半两,甘草(炙)半两,牙消(别研)半两,朱砂1分(研),蝉壳14个(水浸,去土),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除烦退热。主小儿惊风,壮热,伤寒伏热,上焦虚热,重舌,口鼻生疮疹,致赤眼。用法用量:每服半1钱,以蜂糖熟水调下。

评论2024-01-25

金箔镇心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金箔镇心丸”。处方:紫河车(用黑豆煮软,切片,焙干)750克 山药4.5千克 牙消(枯)45克 甘草(烂)人参(去芦)茯苓(去皮)各1.5千克 朱砂(研,飞)3千克 龙脑(研)300克 麝香(研)150克 金箔1200箔(为衣)。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45克作50丸,以金箔为衣。功能主治:安心镇神,退热止惊。治小儿风壅痰热,心神不宁,惊悸……

评论2024-01-25

金箔麝香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金箔麝香丸”。处方:郁金1两,皂角3枚,巴豆40个。制法:上件都拍破,用水3碗,同煎至水尽,只拣郁金,切作片子,焙干,为末,以面糊为丸,如粟米大,以麝常熏之。功能主治:退热。主小儿潮热。用法用量:每服57丸,米饮送下。

评论2024-01-25

金衣至宝锭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金衣至宝锭”。处方:焦白术5钱,陈皮5钱,莪术3两,甘草2两,茯苓3两,木香5两,南山楂4两,三棱3两,胆星2两,青皮2两,槟榔4两,山药4两,琥珀3两,雄黄2两,朱砂6两,牛黄3钱,冰片3钱,麝香2钱。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锭,重3分5厘,金衣。功能主治:健脾强胃,除积退热。主小儿伤食伤乳,停食停水,呕吐,大小便不通,消化不良。用法用量:每服2……

评论2024-01-25

化风丹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化风丹”。处方:胆南星 羌活 独活 防风 天麻 人参(去芦)川芎 荆芥 粉草 全蝎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芡实大。功能主治:祛风化痰,退热定搐。治小儿惊痫。用法用量:薄荷汤下。处方:胆南星、羌活、独活、防风、天麻、人参(去芦)、川芎、荆芥、粉草、全蝎各等分(一方加麝香、辰砂)。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凉风化痰,退热定搐……

评论2024-01-25

家传凉惊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家传凉惊丸”。处方:黄连(净)、黄芩(去腐)、山栀仁、黄柏各等分,朱砂、雄黄(俱飞)减半。制法:上为极细末,和匀,雪水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退热解毒,镇惊安神。主小儿五脏热盛动风者。用法用量:1岁儿,每服15丸,渐加至50丸,薄荷汤送下。

评论2024-01-23

济阴至宝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济阴至宝汤”。别名:济阴至宝丹(《寿世保元》卷七)。处方:当归(酒洗)3克 白芍(酒炒)2.5克 白茯苓(去皮)2.5克 白术(去芦)3克 陈皮2.5克 知母(生用)2.5克 贝母2.5克(去心)香附(便制)2.5克 柴胡(酒炒)1克 薄荷1克 地骨皮(去心)2.5克 甘草1克 麦门冬(去心)2.5克。功能主治:疏肝解郁,补血调经,滋润心肺,退热除……

评论2024-01-23

清空膏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清空膏”。处方:川芎15克 柴胡21克 炙甘草45克 黄连(炒)防风 羌活各30克 黄芩90克(去皮,锉,一半酒制,一半炒)。功能主治:治偏正头痛,年久不愈;及风退热上壅损目,脑痛不止者。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次6克,入茶少许,汤调如膏,临卧时抹在口内,用少许白开水送下。出处:清空膏,出自金·《兰室秘藏》。本方又名“清空汤”。组成:川芎五钱(15克……

评论2024-01-21

秦艽扶羸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秦艽扶羸汤”。处方:柴胡(去苗)60克 人参(去芦头)鳖甲(米醋炙)秦艽 地骨皮各45克 半夏(汤洗七遍)紫菀茸 甘草各30克 当归(洗,焙)38克。功能主治:益气滋阴,退热除蒸。治肺痿骨蒸,已成劳嗽,或寒或热,声嗄不出,体虚自汗,四肢怠惰,饮食减少。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5片,乌梅、大枣各1枚,煎至280毫升,去滓,食后服。 热甚者……

评论2024-01-21

退热清气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退热清气汤”。处方:柴胡 橘皮 茯苓各3克 半夏 枳壳各2.4克 香附2克 川芎1.5克 砂仁7粒 木香 甘草各1克。功能主治:理气和胃。治气逆身热,中脘痞满。用法用量:加生姜同煎,温服。

评论2024-01-18

退热通络汤1号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退热通络汤1号”。处方:双花45克,公英45克,生石膏45克,龙胆草30克,土茯苓30克,虎杖30克,生地15克,木通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蝉蜕15克,炙水蛭15克,乌梅10克,甘草10克,以嫩桑枝或鲜芦根适量煮汤代水。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社湿宣痹。主实热痹阻。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评论2024-01-18

消食退热糖浆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消食退热糖浆”。处方:柴胡、黄芩、知母、青蒿、槟榔、厚朴、水牛角浓缩粉、牡丹皮、荆芥穗、大黄。性状:为棕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炮制:上十味,取牡丹皮、荆芥穗、厚朴,加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取水牛角浓缩粉,装袋,与其余柴胡等六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适量,与上述滤液合并,混匀,静置,滤……

评论2024-01-18

南星膏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南星膏”。处方:牛胆南星15克 人参 白术 山药 白茯苓 茯神(去木)羌活 甘草(炙)各9克 白僵蚕(去嘴,炒)全蝎(去毒,薄荷汤浸,炙)各9克 辰砂6克(水飞,别研)麝香0.3克。制法:上为细末,入辰砂、麝香研匀,炼蜜为丸,如芡实大,金箔为衣。功能主治:祛风退热,消痰镇心。治小儿痰热惊痫,精神不定,恍惚不宁,恐畏多哭。用法用量:每次1丸,食后用薄……

评论2024-01-17

利咽解毒颗粒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利咽解毒颗粒”。处方:板蓝根、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炒)、山楂(焦)、桔梗、大青叶、僵蚕、玄参、黄芩、地黄、天花粉、大黄、浙贝母、麦冬。性状: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味苦(无糖型)。炮制:上十六味,薄荷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金银花等十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将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

评论2024-01-16

加减十全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减十全汤”。处方:川芎1两,川当归(去芦,酒浸)1两,白芍药1两,熟干地黄(酒浸)1两,半夏(汤泡7次,焙)1两,秦艽(去芦)1两,人参(去芦)1两,白术(炒)1两,金钗石斛(酒浸)1两,甘草(炙)1两,鹿角胶(锉,麸炒成珠)1两,白茯苓(去皮)1两,黄耆(蜜炙)1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2两,银州柴胡(去芦)2两。功能主治:调营卫,壮力,退热……

评论2024-01-16

感冒退热颗粒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感冒退热颗粒”。处方:大青叶200g 板蓝根200g 连翘100g 拳参100g。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味苦、微甜(无糖型)。炮制:上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8(90~95℃),待冷至室温,加等量的乙醇使沉淀,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60℃),加等量的水,搅拌,静……

评论2024-01-16

« 上一页 2/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