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龙骨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龙骨丸”。处方:白龙骨7.5克 胡粉9克(炒微黄)黄连7.5克(去须,微炒)黄柏7.5克(微炙,锉)诃黎勒7.5克(煨,用皮)白矾15克(烧令汁尽)干姜15克(锉,微炒)当归15克(锉,微炒)木香7.5克。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固涩止痢,清热燥湿。治小儿湿热痢疾,延久不止,腹痛,里急后重,舌苔白腻罩黄。用法用量:每服5丸……

评论2024-01-21

水煮木香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水煮木香丸”。处方:当归(洗,去芦)诃子(炮,去棱)木香(不见火)各180克、青皮(去白)甘草(烂赤)各72克 罂栗壳(去瓤)84克。制法:上研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下痢赤白,脓血相杂,里急后重;或脏腑滑泄,日夜无度;或积寒久冷,脐腹疼痛,不思饮食。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水120毫升,煎至80毫升,空腹时温服。

评论2024-01-20

水煮木香圆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水煮木香圆”。处方:当归(洗.去芦)、诃子(炮.去核)、木香(不见火),各六两;青皮(去白)、甘草(赤),各二两四钱,罂粟壳(去瓢)二两八钱。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圆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一切赤白,脓血相杂,里急后重,或脏腑滑泄,日夜无度,或积寒久冷,脐腹疼痛,不思饮食。用法用量:每服一圆,水八分盏,煎至六分,空心,食前温服。处方:陈皮(去白)、甘草……

评论2024-01-20

神效参香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神效参香散”。处方:白扁豆(炒)、人参、木香,各二两;茯苓(去皮)、肉豆蔻(去皮),各四两;陈皮(去白)、罂粟壳(去蒂),各十二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脏气虚怯,冷热不调,积在脏腑,作成痢疾,或下鲜血,或如豆汁,或如鱼脑,或下瘀血,或下紫黑血,或赤白相杂,或成五色,里急后重,日夜频并,脐腹绞痛,甚不可忍,及噤口、疳蛊、时瘟诸痢,无……

评论2024-01-20

神效胡粉圆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神效胡粉圆”。处方:胡粉、乌贼鱼骨、阿胶(炒焦如珠子),各四十两;白矾(煅)、龙骨(洗),各八十两;密陀僧二十两。炮制:上为末,以粟米饭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肠胃虚滑,下利无度,赤白相杂,里急后重,减食羸瘦,或经久未瘥,并宜服之。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至三十圆,温粟米饮空心下。

评论2024-01-20

芍药柏皮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芍药柏皮丸”。处方:芍药 黄柏各30克 当归 黄连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水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治湿热痢疾,腹痛,里急后重。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温水下,每日五至六次。处方:芍药 黄柏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便下脓血,脉平,发于春分至立秋者。用法用量:每服50~200丸,空腹时用温水送服。

评论2024-01-20

芍药黄芩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芍药黄芩汤”。处方:黄芩 芍药各30克 甘草15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缓急止痛。治泄痢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发热脉洪。(痢疾)。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温服。 腹痛甚,加肉桂少许。处方:白芍(炒)9克 甘草 黄芩 黄连 枳壳 橘红 茯苓各6克。功能主治:治邪入太阴,腹满咽干,呕吐不食,下利腹痛。用……

评论2024-01-20

三奇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三奇散”。处方:枳壳 黄耆 防风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痢后,里急后重。用法用量:每服6克,蜜汤或米饮送下。

评论2024-01-18

三神圆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三神圆”。处方:草乌(三枚各去皮.尖.一生.一炮.一烧作灰用)。炮制:上为细末,醋糊圆,如萝葡子大。功能主治:治清浊不分,泄泻注下,或赤或白,里急后重,并宜服之。用法用量:大人五、七圆,小儿三圆。 水泻,倒流水下; 赤痢,甘草汤下; 白痢,干姜汤下。

评论2024-01-18

升阳除温防风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升阳除温防风汤”。处方:苍术(泔浸)120.克 防风6克 白术 白茯苓 芍药各3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大便秘塞,或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或少有白脓,或少有血者。用法用量:以水350毫升,加生姜、大枣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评论2024-01-18

育肠圆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育肠圆”。处方:乌梅肉、黄连(去须),各一分;诃子皮、罂粟壳(去盖.筋.蜜炙)、肉豆蔻(包湿纸裹.煨),各半两;当归(去芦.酒浸一宿.焙)一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肠胃虚弱,内挟生冷,腹胀泄泻,时时刺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或变脓血,昼夜频并,经久不瘥。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至五十圆,空心,食前饭饮下。 如小儿,作小圆,煎……

评论2024-01-18

遇仙立效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遇仙立效散”。处方:御米壳(去蒂.盖.炒黄)、川当归(洗)、甘草,各二两;赤芍药、酸榴皮、地榆,各半两。炮制:上为粗散。功能主治:治诸般恶痢,或赤或白,或浓淡相杂,里急后重,脐腹绞痛,或下五色,或如鱼脑,日夜无度,或噤口不食。 不问大人、小儿、虚弱,老人、产妇,并宜服之。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空心温服,小儿量岁数加减,以瘥为度。注……

评论2024-01-18

犀角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犀角汤”。处方:黄柏4.5克 黄芩4.5克 白头翁3克 黄连6克 当归3克 牡蛎4.5克(熬)犀角(屑)1.5克 艾叶1.5克 石榴皮4.5克 桑寄生3克 甘草3克(炙)。制法:上十一味,切。功能主治:凉血解毒,清肠止痢。治热毒深入血分,下痢脓血,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身有壮热者。用法用量: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服。注意:服药期间,……

评论2024-01-18

香连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香连丸”。处方:黄连(吴茱萸制)800g 木香200g。性状:为淡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苦。炮制: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米醋8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用于湿热痢疾,里急后重,腹痛泄泻;菌痢,肠炎。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小儿酌减。贮藏:密闭,防潮。处方:宣连 青……

评论2024-01-18

香连圆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香连圆”。处方:白石脂、龙骨、干姜(炮)、黄连(去须.微炒)、白矾(煅),各半两。炮制:上件药捣,罗为末,醋煮面糊和圆,如麻子大。功能主治:治小儿冷热不调,泄泻烦渴,米谷不化,腹痛肠鸣;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夜起频并,不思乳食,肌肉消瘦,渐变成疳。用法用量:每一岁儿服十圆,米饮下,乳食前服。如烦渴,煎人参汤下,更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日三、四服。

评论2024-01-18

香连治中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香连治中汤”。处方:广木香2.5克 潞党参6克(米炒)黑炮姜1克 炒广皮3克 小川连2克(醋炒)生冬术4.5克 清炙草1.5克 小青皮2克。功能主治:清肝健脾,和中止泻。治肝旺脾虚,大便飧泄,肠鸣腹痛,欲泄而不得畅泄,里急后重,脉左弦右弱。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1-18

香连片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香连片”。处方:黄连(吴茱萸制)、木香。性状: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黄褐色;气微,味苦。炮制:上二味,木香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水煎液滤过,浓缩至稠膏状,干燥,粉碎成细粉;黄连用70%乙醇于75~80℃提取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干燥,粉碎成细粉。取上述细粉,加辅料适量,……

评论2024-01-18

万灵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万灵汤”。处方:罂子粟(炒赤)250克 甘草(炙,锉)30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赤白泻痢,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用法用量:每服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临卧空腹时温服。

评论2024-01-18

万金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万金饮”。处方:陈皮(去白)、甘草(半生.半炙)、罂粟壳(去蒂.盖.半生.半蜜炙),各等分。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内受风寒,或饮食生冷,伤于脾胃,呕吐泄泻,胁肋胀满,肠内虚鸣,及肠胃受湿,脓血相杂,下如豆汁,或下瘀血,里急后重,日夜无度,饮食减少,渐至瘦弱,并能治之。用法用量:每服四钱,先用沸汤泡盅热,又于碗内盛重汤,坐盏在内,却抄……

评论2024-01-18

枳实导滞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枳实导滞丸”。处方:枳实(炒)100g 大黄200g 黄连(姜汁炒)60g 黄芩60g 六神曲(炒)100g 白术(炒)100g 茯苓60g 泽泻40g。性状:为浅褐色至深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功能主治:消积导滞,清利湿热。用于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大便秘结,痢疾里急后重。用法用量:口服……

评论2024-01-18

« 上一页 3/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