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耆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黄耆丸”。处方:黄耆 杜蒺藜 川楝子 茴香(炒)川乌(炮,去皮、脐)赤小豆 地龙(去土,炒)防风(去芦、叉)各30克 乌药60克。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益气温阳,祛风舒筋。治男子肾亏,虚风上攻,头面虚浮,耳内蝉鸣,头目昏眩,项背拘急;下注腰脚,脚膝生疮,行步艰难,筋脉拘挛,不得屈伸,四肢少力,百节酸痛,腰腿冷痛,小便滑……
评论2024-01-31
黄耆桂枝五物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黄耆桂枝五物汤”。别名:黄耆五物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桂枝五物汤(《赤水玄珠》卷十二)。处方:黄耆9克 芍药9克 桂枝9克 生姜18克 大枣12枚(一方有人参)。功能主治:补气通阳,养血除痹。治血痹,脉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分三次温服。备注:方中黄耆补气、桂枝通阳为君……
评论2024-01-31
回阳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回阳散”。处方:煨姜90克 肉桂15克 赤芍(炒)90克 南星30克 草乌(炒)90克 白芷30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痈疽阴疮,皮色不变,漫肿无头,坚硬疼痛;风痹脚气,手足麻木,筋骨不舒,寒湿流注,鹤膝风。用法用量:以热酒调敷。处方:附子(汤浸,炮裂,去皮)2钱半,甘草(半生半炙)2钱半,人参(去芦)7钱半,细辛(去叶)1钱半,桔梗(……
评论2024-01-29
火麻仁酒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火麻仁酒”。处方:火麻仁160g 白酒500ml。炮制:1. 将火麻仁炒香后捣碎,放入干净的瓶中; 2. 倒入白酒浸泡,封口; 3. 3日后开启,过滤后备用。功能主治:润肠通便,兼补中虚。主治肠燥便秘、小腹胀满疼痛、消渴、热淋、风痹、痢疾、月经不调、疥疮、癣癞等症。用法用量:将酒温热,每次饭前随量服用。注意:切勿过量致酒醉。备注:(1)火麻仁:又名……
评论2024-01-29
芥草膏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芥草膏”。处方:芥草(用叶)3两,当归3两,白芷3两,防己3两,蜀椒(出汗,去目合口者)3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4两,丹参4两,芎4两,商陆根(切)4两,沉香3两,木香3两,零棱草3两,鸡舌香3两,犀角屑3两,附子(去皮,干炒)。制法:上锉,以新绵裹,入净器,苦酒3升,浸经一宿,取下用酥2斤,同入锅内,以文武火煎,上三下三,使变色,稀稠得所……
评论2024-01-24
荆芥煮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荆芥煮散”。处方:荆芥4两,旋覆花4两,前胡1两,甘草(炙)1两,麻黄(去根节)1两,芍药1两,川芎1两,半夏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风痹,头目昏眩,四肢烦疼。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水1大盏,加葱白、薄荷,同煎至7分,温温服之。
评论2024-01-24
龙麝紫芝煎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龙麝紫芝煎”。处方:附子1两(炮,去皮脐),川乌1两(炮,去皮脐),草乌头1两(锉,炒),桂心1两,细辛1两(去苗),干姜1两(炮),白芷1两半,零陵香1两半,藿香叶1两半,白茯苓1两半(去皮),香附子1两半(炒),桂花1两半,白附子1两半(炮),丁香1两半,木香1两半,甘草2两(炙),细墨2两(烧去烟),麻黄8两(去节),胡椒2钱,脑子1钱(另研……
评论2024-01-21
麝香天麻圆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麝香天麻圆”。处方:紫背干浮萍草(去土)四两,麻黄(去根.节)二两,防风(去芦.叉)、天麻(去芦.郓州者佳),各一两。 已上四味,依法事持了,碾为细末。 没药(别研极细)、朱砂(研.飞),各二两。安息香(别研细)、乳香(研)、麝香(研),各一两。血竭(别研极细)三两,槐胶(别研细)一两半。炮制:上件药,除研药外,将碾出药同研拌匀,炼滤白沙蜜与安息香……
评论2024-01-20
三痹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三痹汤”。处方:川续断 杜仲(去皮;切,姜汁炒)防风 桂心 华阴细辛 人参 白茯苓 当归 白芍药 甘草各30克 秦艽 生地黄 川芎 川独活各15克 黄耆 川牛膝各30克。功能主治:治血气凝滞,手足拘挛,风痹,气痹。用法用量:上药嚼咀为末,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热服。别名:改定三资汤(《类证治裁……
评论2024-01-18
十生丹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十生丹”。处方:天麻 防风(去芦)羌活(去芦)独活(去芦)川乌 草乌(去芦)何首乌 当归(去芦)海桐皮 川芎各等分(俱生用)。制法:上药研末,蜜为丸,每丸重3克。功能主治:治风痹,游走不定,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聚于关节,患部或赤或肿,筋脉弛纵。用法用量:每服1丸,茶汤磨服。
评论202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