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补中益气丸”。处方:炙黄芪200g 党参60g 炙甘草100g 白术(炒)60g 当归60g 升麻60g 柴胡60g 陈皮60g。性状:为棕色的水丸,或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微苦、辛。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20g、大枣40g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取上述细粉,用煎液泛丸,干燥,制成水丸;或将生姜和大枣的煎液浓……
评论2024-02-16
胆道排石汤I号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胆道排石汤I号”。处方:柴胡12克 郁金12克 香附12克 金钱草30克 木香18克 枳壳12克 大黄30克。功能主治:理气解郁,利胆排石。主气郁型胆道系统感染、胆石症,胁脘隐痛,闷胀痛或窜痛,牵引肩背,口苦咽千,食少腹胀,,大便失调,脉弦。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2-13
丁香建脾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丁香建脾散”。处方:草果1个(炮),肉豆蔻2个,丁香1分,舶上丁香皮4两,舶上茴香半两,白干姜半两,桂半两,甘草半两,郁李仁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脾元上锉气弱,食少腹胀,泄泻肠鸣。用法用量:早晨白汤点服;腹冷痛时服之尤效。注意:如渴,不得饮水。
评论2024-02-07
防风胜湿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防风胜湿汤”。处方:防风、川芎、苏叶、前胡、泽泻、陈皮、厚朴、杏仁、腹皮、茯苓。功能主治:祛风胜湿利水。主小儿疹出时饮冷形寒,或入水洗浴,或饮水食瓜,脾伤于湿,不能运通水道,致令水邪留滞,疹毒内攻,疹出一时即没,食少腹胀,喘促目闭,四肢软弱,小水不利,其脐凸出寸许,按之虚软有声,举之随手而起。用法用量:加葱白2个,水煎服。 疹因风寒不起,加麻黄;因……
评论2024-02-06
肥儿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肥儿丸”。处方:肉豆蔻(煨)50g 木香20g 六神曲(炒)100g 麦芽(炒)50g 胡黄连100g 槟榔50g 使君子仁100g。性状:为黑棕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味微甜、苦。炮制: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功能主治:健胃消积,驱虫。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虫积腹痛,面黄肌瘦,食少腹胀泄泻。用……
评论2024-02-02
增损柴胡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增损柴胡汤”。处方:北柴胡 人参 甘草 半夏 陈皮 川芎 白芍药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产后虚羸,寒热如疟,食少腹胀。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5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至22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一日二次。
评论2024-01-18
木香豆蔻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木香豆蔻丸”。处方:木香 草豆蔻仁 槟榔 陈皮 青皮(去 白)各30克 京三棱120克 肉豆蔻(去壳)5枚。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黄米大。功能主治:治小儿泄泻,经久不止,食少腹胀,面黄神疲。用法用量:每服50丸,枣汤下。
评论2024-01-16
加减参苓白术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减参苓白术散”。处方:泡参3钱,扁豆4钱,焦术3钱,茯苓3钱,茅苍术1钱半,砂仁1钱,炙升麻1钱,广皮2钱。功能主治:补气升阳。主妊娠数月,因脾虚气弱,消化不良,食少腹胀,大便不实,下肢肿胀,气短神疲,面色萎黄,舌淡口和,苔白滑,脉濡而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处方:泡参3钱,茯神2钱,白术3钱,甘草2钱,木香2钱,砂仁1钱,淮药4钱,扁豆4钱。功……
评论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