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胆道排石汤II号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胆道排石汤II号”。处方:双花 连翘 金钱草 茵陈 郁金各30克 木香18克 黄芩 枳实各12克 大黄30克 芒消6克。功能主治:清热燥湿,通里攻下。主湿热型或脓毒型胆道系统感染、胆石症。胁痛如掣如绞,拒按,或可触及包块,发热,口苦咽干,恶心呕吐,或有黄疸,大便秘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甚则高热,神昏,皮肤瘀斑。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2-13

肺炎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肺炎汤”。处方:麻黄3g,炒杏仁9g,甘草3g,生石膏30g(先煎),化橘红9g,牛蒡子12g,鱼腥草30g,川贝母9g。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主大叶性肺炎。高热喘促,咳嗽胸痛,吐铁锈色痰,鼻翼煽动,脉洪大数,舌苔白或黄,少津。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本方为麻杏石甘汤加味而成,以麻黄、石膏为主药。麻黄属辛温解表药,若与寒凉药配伍,可为辛……

评论2024-02-06

复方益气固脱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复方益气固脱汤”。处方:西洋参6g,麦冬24g,五味子12g,生甘草10g,炙麻黄0.9g,杏仁10g,生石膏30g,银花30g,板兰根30g,生地10g,玄参15g,天花粉15g,知柏10g,瓜蒌10g,川贝10g,青蒿10g,浮小麦30g。功能主治:益气固脱,清热养阴,宣肺开窍。主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肺部感染。肺热不清,逆传心包,正气欲脱,高热……

评论2024-02-02

局方至宝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局方至宝散”。处方:水牛角浓缩粉200g 牛黄50g 玳瑁100g 麝香10g 朱砂100g 雄黄100g 琥珀100g 安息香150g 冰片10g。性状:为橘黄色至浅褐色的粉末;气芳香浓郁,味微苦。炮制:以上九味,玳瑁、安息香、琥珀分别粉碎成细粉;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将水牛角浓缩粉、牛黄、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评论2024-01-23

加味桑菊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味桑菊饮”。处方:桑叶1钱,菊花1钱,杏仁1钱,薄荷(后下)7分,桔梗7分,芦根3钱,甘草8分,连翘1钱,僵蚕1钱半,蝉衣(全)7个,葛根1钱,黄芩7分,葱白2寸(后下)。制法:上作1剂。功能主治:宣肺祛风,辛凉透表。主风热闭肺(腺病毒肺炎)高热,咳喘,皮疹,惊惕,口腔溃烂,唇干裂,腹微胀满,大便稀,脉浮数有力,舌红少津无苔。用法用量:1剂2煎,……

评论2024-01-22

清瘟败毒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清瘟败毒饮”。处方:生石膏(大剂)180~240克(中剂)60~120克(小剂)24~36克 小生地(大剂)18~30克(中剂)9~15克(小剂)6~13.5克 乌犀角(大剂)18~24克(中剂)9~12克(小剂)6~12克 真川连(大剂)12~18克(中剂)6~12克(小剂)3~4.5克 生栀子 桔梗 黄芩 知母 赤芍 玄参 连翘 鲜竹叶 甘草 ……

评论2024-01-21

青蒿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青蒿”。处方:青蒿50克,生石膏50克,滑石粉30克,茶叶20克,燕子泥50克,冰片20克。制法:共研细末,加甘油和鸡蛋清适量调成浆糊状,敷肚脐。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小儿高热137例,痊愈95例,显效25例,无效17例。用法用量:上盖纱布,胶布固定,干则滴入甘油以保持湿度。

评论2024-01-21

阑尾炎合剂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阑尾炎合剂”。处方: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败酱草30g,连翘30g,白花蛇舌草30g,冬瓜仁30g,赤芍15g,大黄(后下)15g,桃仁15g,川楝子15g,木香15g。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破瘀行滞。主急性阑尾炎,瘀滞期、蕴热期、毒热期,高热,腹痛,右下腹压痛明显,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大滑数,白细胞增高。用法用量:高热口渴,加生石膏、知母……

评论2024-01-21

生芦根粥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生芦根粥”。处方:鲜芦根100~150克 竹菇15~20克 粳米100克 生姜2片。制法:取鲜芦根洗净,切成小段,与竹茹同煎取汁,去渣,入粳米同煮粥,粥欲熟时加入生姜,稍煮即可(煮粥宜稀薄)。功能主治:清热,除烦,生津,止吐。适用于妇女妊娠阻以及一切高热引起的口渴心烦、胃热呕吐或呃逆不止等症。用法用量:每日2次,3~5天为一疗程。注意:对胃寒呕吐、……

评论2024-01-20

人参化斑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人参化斑汤”。处方:人参9克 石膏30克 知母7.5克 当归 紫草茸 白茯苓(去皮)甘草各9克。功能主治:清热生津,凉血化斑。治皮扶发斑,斑色紫赤,高热烦渴,脉洪数者。用法用量:上锉一剂。水煎服。

评论2024-01-20

清开灵口服液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清开灵口服液”。处方:胆酸、珍珠母、猪脱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性状:为棕红色的液体;味甜、微苦。炮制:上八味,水牛角磨粉,板蓝根、栀子、金银花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5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适量,静置,滤过,回收乙醇,加水适量,静置。将水牛角粉、珍珠母加酸适量,水……

评论2024-01-20

透疹凉解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透疹凉解汤”。处方:桑叶 甘菊 薄荷 连翘 牛蒡子 赤芍 蝉衣 紫花地丁 黄连 藏红花。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风痧。邪热炽盛,高热口渴,心烦不宁,疹色鲜红或紫暗,疹点较密,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糙。用法用量:水煎服。 渴甚,加天花粉、鲜芦根清热生津;大便干结,加全瓜蒌润肠通便。备注:方中桑叶、菊花、薄荷、牛蒡子、蝉衣疏风清热,连翘、黄连、紫花地丁清……

评论2024-01-18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处方:柴胡、黄芩、板蓝根、葛根、金银花、水牛角、连翘、大黄。性状:为红棕色澄清液体;气香、味甜、微苦。炮制:以上八味,将柴胡、金银花、连翘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水牛角加水先煎煮3小时后,再与蒸馏后的药渣及黄芩等四味加水共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待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

评论2024-01-18

小儿金丹片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小儿金丹片”。处方:朱砂80g 橘红40g 川贝母40g 胆南星30g 前胡30g 玄参30g 清半夏30g 大青叶30g 关木通30g 桔梗30g 荆芥穗30g 羌活30g 西河柳30g 地黄30g 枳壳(炒)30g 赤芍30g 钩藤30g 葛根20g 牛蒡子20g 天麻20g 甘草20g 防风20g 冰片10g 水牛角浓缩粉10g 羚羊角粉5g……

评论2024-01-18

消食退热糖浆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消食退热糖浆”。处方:柴胡、黄芩、知母、青蒿、槟榔、厚朴、水牛角浓缩粉、牡丹皮、荆芥穗、大黄。性状:为棕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炮制:上十味,取牡丹皮、荆芥穗、厚朴,加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取水牛角浓缩粉,装袋,与其余柴胡等六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适量,与上述滤液合并,混匀,静置,滤……

评论2024-01-18

万应锭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万应锭”。处方:胡黄连100g 黄连100g 儿茶100g 冰片6g 香墨200g 熊胆20g 麝香5g 牛黄5g 牛胆汁160g。性状:为黑色光亮的球形小锭;气芳香,味苦,有清凉感。炮制:上九味,胡黄连、黄连、儿茶、香墨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取熊胆加温水适量溶化,牛胆汁浓缩至适量,滤过,与熊胆液混合,泛制……

评论2024-01-18

万氏牛黄清心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万氏牛黄清心丸”。处方:牛黄10g 朱砂60g 黄连200g 黄芩120g 栀子120g 郁金80g。性状:为红棕色至棕褐色的大蜜丸;气特异,味甜、微涩、苦。炮制:以上六味,除牛黄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黄连等四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 制成大蜜丸;即得。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惊安……

评论2024-01-18

紫雪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紫雪”。处方:石膏144g 寒水石144g 滑石144g 磁石144g 玄参48g 木香15g 沉香15g 升麻48g 甘草24g 丁香3g 芒硝(制)480g 硝石(精制)96g 水牛角浓缩粉9g 羚羊角4.5g 麝香3.6g 朱砂9g。性状:为棕红色至灰棕色的粉末;气芳香,味咸、微苦。炮制:上十六味,石膏、寒水石、滑石、磁石砸成小块,加水煎煮三……

评论2024-01-18

玉竹粥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玉竹粥”。处方:玉竹15~20克(鲜品用30~60克)粳米100克 冰糖少许。制法:先将新鲜肥玉竹洗净,去掉根须,切碎煎取浓汁后去渣,或用干玉竹煎汤去渣,入粳米,加水适量煮为稀粥,粥成后放入冰糖,稍煮一二沸即成。功能主治:滋阴润肺,生津止渴。适用于糖尿病或高热病后的烦渴、口干舌燥、阴虚低热不退;并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辅助食疗。用法用……

评论2024-01-18

« 上一页 1/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