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中医首页 中医分类 切换频道

解毒回生丹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2024-01-24 15:10中药方剂

解毒回生丹

处方

黑小豆1升,绿豆1升,生甘草2两,连翘1两,天花粉1两,黄芩1两,麝香2分,金箔20张,辰砂5钱,雄黄5钱,山慈菇1两,白扁豆(去皮)2两。

制法

先将黑、绿二豆同甘草煎取浓汁1升,次将连翘、天花粉、扁豆、黄芩、山慈菇、雄黄、辰砂、麝香共研极细末,即用前汁加炼蜜为丸,每丸重2钱5分,外用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妊娠误食毒药,如消石、巴豆、砒霜、乌附等味,毒物如野菌及无名草药酿酒,病死牛羊鸡豚等,内则伤胎气,血下不止,甚则牙闭口噤,身热汗出,心神昏冒,状类癫痫。

临床应用

中毒 余至英溪医一宦家妇,其妾用银罐内黑汁置饭内毒其嫡妻,饭后即不能语,口齿耳目出血,危在须臾,其夫邀余诊治,左寸脉紧有力,按之微滑。余曰:毒已中心,然喜其按之而微滑也。前方连服三丸,目能动,七孔血稍止,但口作微语状,而泪流两颊,余意药力尚微,安能救垂危之症。仍于前方加大黄三钱,作一汤与之恣饮,夜半腹痛,下如黄浆,如豆汁,如猪肝成片结块者斗许。盖幸其毒置饭中,故可下而救也。随以黑小豆、扁豆、绿豆各三合,白糯米五合煮稀粥徐徐调养之。后以十全大补汤去桂,加银花,紫花地丁十余剂而平。

用法用量

唇不青、齿不黑者可救。

各家论述

黑小豆、绿豆、甘草甘凉而解毒;雄黄、慈菇辛凉而解毒;扁豆去皮则性不涩,可以利水,使毒从小便而出;麝香开窍,引解毒之药上以护心,下以护胎;连翘、花粉、黄芩清热化痰,毒性之物未有不热者也;辰砂清心;金箔镇怯兼解肝心热结之毒。毒去则胎自安。

摘录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红树皮
红树皮,中药名。为红树科植物木榄Bruguieragymnorrhiza(L.)Lam.的树皮或根皮。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沿海。具有清热解毒,止泻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疮肿,热毒泻痢,多种出血。

评论2024-05-20

红小麻
红小麻,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红小麻Laporteainterrupta(L.)Chew的叶或根。分布于台湾及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尿之功效。常用于疮痈肿毒,小便不利。

评论2024-05-20

菊花根
菊花根,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菊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Tzvel.的根。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药用菊花以河南、安徽、浙江栽培最多。具有利小便,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癃闭,咽喉肿痛,痈肿疔毒。

评论2024-05-20

葎草
葎草,中药名。为桑科植物葎草(Humulusscandens(Lour.)Merr.)的全草。9~10月收获,选晴天,收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生于路旁、沟边湿地,村寨篱笆上或林缘灌丛。苦、甘,性寒,归肺、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主肺热咳嗽、肺痈、虚热烦渴、热淋、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泻痢、热毒疮疡、皮肤瘙痒等病证。

评论2024-05-20

峨眉香料
峨眉香料,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峨眉香科科TeucriumomeienseSunexS.Chow的全草。分布于四川。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疮疖红肿,毒蛇咬伤。

评论2024-05-20

马耳草
马耳草,中药名。为鸭跖草科植物饭包草CommelinabengalensisL.的全草。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热病发热,烦渴,咽喉肿痛,热痢,热淋,痔疮,疔疮痈肿,蛇虫咬伤。

评论2024-05-20

马瓞儿
马瓞儿,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马㼎儿Zehneriaindica(Lour.)Keraudren的块根或全草。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化痰利尿的功效。主治痈疮疖肿,痰核瘰疬,咽喉肿痛,痄腮,石淋,小便不利,皮肤湿疹,目赤黄疸,痔瘘,脱肛,外伤出血,毒蛇咬伤。

评论2024-05-20

对节叶
对节叶,中药名。为爵床科植物翅柄马蓝Pteracanthusalatus(Nees)Bremek.的叶或根。分布于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痈肿疮毒,劳伤疼痛。

评论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