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中医首页 中医分类 切换频道

雷公藤

2024-05-08 12:59中药药材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主治

1、风湿顽痹:本品有较强的祛风湿,活血通络之功,为治风湿顽痹要药,苦寒清热力强,消肿止痛功效显著,尤宜于关节红肿热痛、肿胀难消、晨僵、功能受限,甚至关节变形者。

2、麻风,顽癣,湿疹,疥疮:本品苦燥除湿止痒,杀虫攻毒,对多种皮肤病皆有良效。

3、疔疮肿毒:本品苦寒清热解毒,并能以毒攻毒,消肿止痛,治热毒痈肿疔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5g(带根皮者减量),文火煎1-2小时;研粉,每日1.5-4.5g。外用:适量。

不良反应

1、毒性较大,初用者从小剂量开始,服3-4天后逐渐适应可渐加至常用量。煎剂至少煎煮1小时以上,以减其毒性。鲜品毒性成分较高,用量取其下限。

2、其中毒类型可分为3种:

(1)急性毒性反应,中毒症状于服药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有多个脏器损害,甚至死亡。

(2)慢性中毒反应,多在用药过程中岀现某系统脏器损害,其进展缓慢。

(3)迟发性毒性反应,急性中毒症状经处理后可消失,但经过一段时间症状又可复发。急性中毒后催吐,洗胃,导泻,以迅速排岀毒物。输液排毒。扩容利尿。

3、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改善休克。纠正心功能衰竭可用洋地黄类强心苷。有出血倾向可选用止血药,胃肠道出血可选用云南白药。中药单方可用鲜凤尾草,每次250-500克,煎水顿服,连服3-5天。也有用杨梅果实或树皮治疗。

注意事项

内脏有器质性病变及白细胞减少者慎服;孕妇忌服。

化学成分

本品的化学成分有70余种,主要成分有雷公藤碱,雷公藤宁碱,雷公藤春碱,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雷公藤酮,雷公藤红素,雷公藤三萜酸A,雷公藤三萜酸C,黑蔓酮酯甲,黑蔓酮酯乙,雷公藤内脂和雷公藤内酯二醇等。还有卫矛醇,卫矛碱,β-谷甾醇,L-表儿茶酸和苷等。

药理作用

1、对免疫经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可减少器官移植后的急性排异反应;雷公藤红素可有效地诱导肥大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凋亡,雷公藤甲素能抑制白介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表达,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凋亡。

2、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引起女性月经紊乱、闭经,男性生精障碍、抗生育等。

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有兴奋心房、降低血压作用。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细菌、真菌、枯草杆菌及607分枝杄菌等48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真菌特别是皮肤白色念珠菌抑菌效果最好。

5、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可降低血液黏滞性、抗凝、纠正纤溶障碍、改善微循环、降低外周血阻力。

6、此外,雷公藤还有一定的抗炎、镇痛、抗肿瘤、杀虫作用;提取物对子宫、肠均有兴奋作用;对多种肾炎模型有预防和保护作用,有促进肾上腺合成皮质激素样作用;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游走和增殖。

毒理作用

1、雷公藤煎剂小鼠灌胃、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112g/kg和50.5g/kg。小鼠灌服或腹腔注射总甙LD50分别为159.7mg/kg和93.99mg/kg;大鼠服食总甙饲料,每日总甙量30mg/kg、60mg/kg、120mg/kg,连服60d,体重减轻,且与剂量相关,表现厌食、消瘦、衰弱、个别稀便、衰竭、死亡。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内脏病理切片除睾丸外皆未发现病变。主要器官仅见胸腺减重,余皆正常。犬每日服总甙10mg/kg,连续14.5个月,个别犬食减,体重变化不显著,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也减少但仍在正常范围内,红细胞计数变化不大。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未发现异常。除睾丸外,各脏器均未见病理变化。

2、雷公藤根皮煎剂则毒性较大,雌大鼠1次灌服LD50为21.61g/kg;大鼠每日灌服30g/kg、20g/kg和13.3g/kg,共14d,剂量愈大,中毒愈重,死亡愈快,死亡率也高,雌鼠较雄鼠死亡快,死亡率也较高。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风湿顽痹,常与威灵仙、独活、防风等同用,并宜配伍黄芪、党参、当归、鸡血藤等补气养血药,以防久服而克伐正气。

2、治麻风病,可单用煎服,或配金银花、黄柏、当归等;治顽癣等可单用,或随证配伍防风、荆芥、刺蒺藜等祛风止痒药内服或外用。

3、治热毒痈肿疔疮,常与蟾酥配伍应用。

相关配伍

雷公藤配蟾酥:雷公藤苦寒,有大毒,以毒攻毒,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蟾酥有良好的解毒消肿,麻醉止痛作用。二者配伍,可增强解毒消肿之功。适用于各种热毒痈肿疔疮。

鉴别用药

雷公藤与海风藤:两药均为祛风湿药,功能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皆可用治风湿痹痛。但雷公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功卓著,苦寒清热力强,消肿止痛功效显著,治疗热痹、顽痹有独特疗效;风湿痹痛日久不愈,关节红肿热痛,肿胀难消,甚至关节变形者尤为适宜;善于以毒攻毒,且有消肿之功,常可用治热毒疔疮、带状疱疹、脓疱疮等;另取其苦燥除湿,攻毒杀虫之功,治疗皮肤瘙痒等顽症。海风藤辛苦微温,长于祛风湿,行经络,和血脉,止疼痛,宽中理气,祛风除湿,也为祛风通络止痛的要药,多用于风寒湿痹,肢节酸痛,关节不利,筋脉拘挛等;又因其能活血通络,舒筋止痛,也可用于跌打损伤,局部肿痛等;辛温宣散,苦泄降逆,有宣肺散寒,止咳化痰之功,肺寒留饮,咳喘胸闷,痰多气急等,亦常用之。

相关药品

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挖取根部,去净泥土,晒干,或去皮晒干,切厚片,生用。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清水洗净,闷透,切厚片,干燥。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根圆柱形,扭曲,常具茎残基。直径0.5-3cm,商品常切成长短不一的段块。表面土黄色至黄棕色,粗糙,具细密纵向沟纹及环状或半环状裂隙;栓皮层常脱落,脱落处显橙黄色。皮部易剥离,露出黄白色的木部。质坚硬,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纤维性;横切面木栓层橙黄色,显层状;韧皮部红棕色;木部黄白色,密布针眼状孔洞,射线较明显。根茎性状与根相似,多平直,有白色或浅红色髓部。气微、特异,味苦微辛。

饮片性状

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片状,片厚2-4mm。切面有木质射线,外皮淡黄色,有微纵纹。质脆易断。气微,味淡微苦。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

形态特征

落叶蔓性灌木,长达3m。小枝棕红色,有4-6棱,密生瘤状皮孔及锈色短毛。单叶互生,亚革质;叶柄长约5mm;叶片椭圆形或宽卵形,长4-9cm,宽3-6cm,先端短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光滑,下面淡绿色,主、侧脉在上表面均稍突出,脉上疏生锈褐色柔毛。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5-7cm,被锈色毛。花杂性,白绿色,直径达5mm;萼为5浅裂;花瓣5,椭圆形;雄蕊5,花丝近基部较宽,着生在杯状花盘边缘;花柱短,柱头6浅裂;子房上位,三棱状。蒴果具3片膜质翅,长圆形,长达14mm,宽约13mm,翅上有斜生侧脉。种子1,细柱状,黑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区。

道地产区

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背阴多湿的山坡、山谷、溪边灌木林中。

生长见习

喜较阴凉的山坡、林木丛中或溪边。宜在偏酸性,肥沃、土层深厚的砂质土或黄壤土栽培。

繁殖方式

用扦插繁殖。

栽培技术

扦插繁殖:在雷公藤落叶后至翌年2月上旬休眠前期内,选取1-2年生的枝条,剪成10-20cm的小段,每段插条应有2-3个节,然后将插条下端约2cm处浸入100×10-6萘乙酸(NAA)溶液1h左右,便可按行株距10cm×10(-15)cm扦插,将插条以60°角斜倚于沟内后,覆土压紧,上端露出地面部分约为插条的1/4-1/3,插后立即浇水,并搭荫棚遮盖。40d天后,插条即可发芽生根。1年后可移栽,在杉、松、果树等幼林中套种,按行株距50cm×50cm挖穴,于2-4月上旬期间,挖出种苗,1穴1株定植,覆土6cm并压紧,浇透水即可。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华卫矛
华卫矛,中药名。为卫矛科植物中华卫矛EuonymuschinensisLindl.的全株。具有祛风除湿,强壮筋骨之功效。用于风湿腰腿痛,肾虚腰痛,跌打损伤,高血压病。

评论2024-05-20

七爪风
七爪风,中药名。为蔷薇科七爪风RubusreflexusKer的根。分布于广西。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湿痹,四肢关节痛,中风偏瘫,肢体麻木,活动障碍,转侧困难。

评论2024-05-20

罗汉松根皮
罗汉松根皮,中药名。为罗汉松科植物罗汉松Podocarpusmacrophyllus(Thunb.)D.Don或短叶罗汉松Podocarpusmacrophyllus(Thunb.)D.Donvar.makiEndl.的根皮。罗汉松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短叶罗汉松我国西南及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均有栽培,作庭园树;北京有盆栽。具有活血祛瘀,祛风除湿,杀虫止痒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癣疾。

评论2024-05-19

酒饼婆
酒饼婆,中药名。为番荔枝科植物紫玉盘UvariamicrocarpaChamp.exBenth.[U.macrophyllaRoxb.var.microcarpa(Champ.exBenth.)FinetetGagnep.]的根和叶。分布于广东、海南和广西。具有祛风除湿,行气健胃,止痛,化痰止咳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痛,跌打损伤,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咳嗽痰多。

评论2024-05-19

红毛鸡
红毛鸡,中药名。为杜鹃科动物褐翅鸦鹃Centropussinensis(Stephens)的肉。分布于我国自浙江南部至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滋阴补血,调经通乳,祛风除湿之功效。常用于妇女产后体虚头痛,手脚麻木,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评论2024-05-18

高山柏
高山柏,中药名。为柏科植物高山柏Sabinasquamata(Buch.Ham.)Ant.的枝叶或球果。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福建、台湾、湖北、西藏等地。具有祛风除湿,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肾炎水肿,尿路感染,痈疮肿毒。

评论2024-05-18

菊花暗消
菊花暗消,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密毛紫菀AstervestitusFranch.[A.maireiLevl.;A.sherrifianusHand.-Mazz.]的根。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风湿痹痛,胃脘痛。

评论2024-05-18

开口箭
开口箭,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开口箭TupistrachinensisBaker[T.fargesiiBaill.;T.Watanabei(Hayata)WangetLiang;CampylandrapachynemaWangetTang]及剑叶开口箭TupistraensifoliaWangetTang的根茎。开口箭分布于中南及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四川、云南等地;剑叶开口箭分布于云南。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白喉,咽喉肿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胃痛,痈肿疮毒,毒蛇、狂

评论2024-05-18

柽柳
柽柳,中药名。为柽柳科柽柳属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的嫩枝叶。具有发表透疹,祛风除湿的功效。主治麻疹不透,风疹瘙痒,风湿痹痛。

评论2024-05-17

高山瓦韦
高山瓦韦,中药名。为水龙骨科瓦韦属植物高山瓦韦Lepisoruseilophyllus(Diels)Ching的全草。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止血之功效。用于风湿疼痛,腰痛,小便不利,崩漏,白带,鼻衄。

评论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