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中医首页 中医分类 切换频道

半边莲

2024-05-10 14:16中药药材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主治

1、疮痈肿毒,蛇虫咬伤:本品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是治疗毒热所致的疮痈肿毒诸证之常用药。

2、腹胀水肿:本品有利水消肿之功,故可用治水肿、小便不利。

3、湿疮湿疹:本品既有清热解毒作用,又兼有利水祛湿之功,对皮肤湿疮、湿疹及疥癣均有较好疗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干品10-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

不良反应

1、煎剂口服,正常应用,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其针剂肌内注射时,少数病人有头晕汗出等反应。

2、注射给药过量时可出现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初起流涎,恶心呕吐,头痛,腹泻,血压增高,脉搏先缓后快,心动过速,传导阻滞;继而肌肉颤搐,呼吸困难;重者昏迷、瞳孔散大,血压下降,终则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3、中毒主要原因是由于半边莲有小毒,过量使用可致中毒,尤其是半边莲碱注射给药过量时,极易导致中毒,因而应用时要注意用量,确保安全。

4、中毒救治的一般疗法为:先催吐,洗胃,后肌内注射苯巴比妥或静注戊巴比妥钠,有心力衰竭时,应用毛花苷C或毒毛旋花子苷K。呼吸衰竭时,给予中枢兴奋药,必要时给氧或行人工呼吸。

注意事项

虚证水肿忌用。

化学成分

本品全草含生物碱、黄酮苷、皂苷、氨基酸、延胡索酸、琥珀酸、对羟基苯甲酸、葡萄糖和果糖等成分。生物碱中主要有山梗菜碱或半边莲碱、山梗菜酮碱或去氢半边莲碱、山梗菜醇碱或氧化半边莲碱和异山梗菜酮碱、去甲山梗菜酮碱等。还含有治疗毒蛇咬伤的有效成分,如延胡索酸钠、琥珀酸钠、对羟基苯甲酸钠等。根茎含半边莲果聚糖。

药理作用

半边莲总生物碱及粉剂和浸剂,口服均有显著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其尿量、氯化物和钠排出量均显著增加。其浸剂静脉注射,对麻醉犬有显著而持久的降血压作用。其煎剂及其生物碱制剂,对麻醉犬有显著的呼吸兴奋作用,同时伴有心率减慢,血压升髙,大剂量时则心率加快,血压明显下降。半边莲碱吸入有扩张支气管作用,肌注有催吐作用,对神经系统有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本品煎剂有抗蛇毒作用,口服有轻泻作用,体外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及常见致病真菌均有抑制作用,腹腔注射对小鼠剪尾之出血有止血作用。其水煮醇沉制剂有利胆作用。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蛇虺伤,捣汁饮,以滓围涂之。”

2、《陆川本草》:“解毒消炎,利尿,止血生肌。治腹水,小儿惊风,双单乳蛾,漆疮,外伤出血,皮肤疥癣,蛇蜂蝎伤。”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疗疔疮肿毒,单用鲜品捣烂,加酒外敷患处;治疗乳痈肿痛,用鲜品捣烂外敷;若用于毒蛇咬伤、蜂蝎螫伤,常与白花蛇舌草、虎杖、茜草等同用。

2、治疗水湿停蓄,大腹水肿,常以本品与金钱草、大黄、枳实相配;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以本品与白茅根配伍。

3、治皮肤湿疮、湿疹及疥癣。可单味水煎,局部湿敷或外搽患处。

鉴别用药

半枝莲与半边莲:两者均性寒而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之效,同治痈肿疔疮,虫蛇咬伤,大腹水肿,小便不利。然半枝莲属唇形科植物,味辛、苦,又能活血化瘀,善治跌扑伤痛。半边莲属桔梗科植物,味甘、淡,长于利尿消肿,多用于水肿、毒蛇咬伤。

相关药品

消食片、和络舒肝胶囊、楼莲胶囊、二丁冲剂、蛇咬丸。

药膳食疗

半边莲茶:

1、功效:凉血解毒、利尿消肿。用于病毒性肝炎小便赤黄患者。

2、原材料:半边莲25g,白糖20g。

3、做法:把半边莲洗净,切成5厘米的段。把半边莲放入炖杯内,加水250毫升。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25分钟即成。

4、用法:每日2次,每次10ml。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除去杂质、泥沙,干燥。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沥去水,切段,干燥。

保存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

药材鉴别

鉴别

1、本品粉末灰绿黄色或淡棕黄色。叶表皮细胞垂周壁微波状,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7个。螺纹导管和网纹导管多见,直径7-34μm。草酸钙簇晶常存在于导管旁,有时排列成行。导管旁可见乳汁管,内含颗粒状物和油滴状物。薄壁细胞中含菊糖,薄壁细胞长方形,细胞壁螺纹状增厚。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半边莲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药材性状

本品常缠结成团。根茎直径1-2mm。表面淡棕黄色,平滑或有细纵纹。根细小,黄色,侧生纤细须根。茎细长,有分枝,灰绿色,节明显,有的可见附生的细根。叶互生,无柄,叶片多皱缩,绿褐色,展平后叶片呈狭披针形,长1-2.5cm,宽0.2-0.5cm,边缘具疏而浅的齿。花梗细长,花小,单生于叶腋,花冠基部筒状,上部5裂偏向一边,浅紫红色,花冠筒内有白色茸毛。气微特异,味微甘而辛。

饮片性状

半边莲:为不规剡的小段,根、茎、叶、花混合。根细小,外表黄色。茎细,灰绿色,有节。叶多破碎皱缩,绿褐色花屘淡紫红色,花冠简内有白色茸毛。气微特异,味微甘而辛。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桔梗科半边莲属植物半边莲。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细弱,匍匐,节上生根,分枝直立,高6-15cm,无毛。叶互生,无柄或近无柄,椭圆状披针形至条形,长8-25mm,宽2-6m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全缘或顶部有明显的锯齿,无毛。花通常1朵,生分枝的上部叶腋;花梗细,长1.2-2.5(3.5)mm,基部有长约1mm的小苞片2枚、1枚或者没有,小苞片无毛;花萼筒倒长锥状,基部渐细而与花梗无明显区分,长3-5mm,无毛,裂片披针形,约与萼筒等长,全缘或下部有1对小齿;花冠粉红色或白色,长10-15mm,背面裂至基部,喉部以下生白色柔毛,裂片全部平展于下方,呈一个平面,2侧裂片披针形,较长,中间3枚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较短;雄蕊长约8mm,花丝中部以上连合,花丝筒无毛,未连合部分的花丝侧面生柔毛,花药管长约2mm,背部无毛或疏生柔毛。蒴果倒锥状,长约6mm。种子椭圆状,稍扁压,近肉色。花果期5-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道地产区

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广东、浙江、四川、安徽、广西、福建、台湾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田埂、草地、沟边、溪边潮湿处。

生长见习

喜潮湿环境,稍耐轻湿干旱,耐寒,可在田间自然越冬。人工种植以沟边河滩较为潮湿处为佳,土壤以沙质土壤为好。

繁殖方式

用种子或扦插繁殖。

栽培技术

1、种子繁殖:春季4-5月间,新苗长出后,根据株丛大小,每株丛可分4-6株不等。然后开沟,按行距15-25cm,株距6-10cm栽种。

2、扦插繁殖:以高温高湿季节为扦插适期,将植株茎枝剪下,扦插于土中,温度在24-30℃,土壤保持潮湿,大约十天便可成活,来年春季移栽于大田,大田管理,苗高6cm左右,大田要勤中耕除草,防旱防涝。

病虫防治

1、病害有立枯丝核菌、镰刀菌、葡萄孢菌、腐霉菌。

2、虫害有蚜虫、潜叶蝇、蓟马、白粉虱、蛾蝶类害虫、蛞蝓等。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红树皮
红树皮,中药名。为红树科植物木榄Bruguieragymnorrhiza(L.)Lam.的树皮或根皮。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沿海。具有清热解毒,止泻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疮肿,热毒泻痢,多种出血。

评论2024-05-20

红小麻
红小麻,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红小麻Laporteainterrupta(L.)Chew的叶或根。分布于台湾及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尿之功效。常用于疮痈肿毒,小便不利。

评论2024-05-20

菊花根
菊花根,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菊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Tzvel.的根。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药用菊花以河南、安徽、浙江栽培最多。具有利小便,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癃闭,咽喉肿痛,痈肿疔毒。

评论2024-05-20

葎草
葎草,中药名。为桑科植物葎草(Humulusscandens(Lour.)Merr.)的全草。9~10月收获,选晴天,收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生于路旁、沟边湿地,村寨篱笆上或林缘灌丛。苦、甘,性寒,归肺、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主肺热咳嗽、肺痈、虚热烦渴、热淋、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泻痢、热毒疮疡、皮肤瘙痒等病证。

评论2024-05-20

峨眉香料
峨眉香料,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峨眉香科科TeucriumomeienseSunexS.Chow的全草。分布于四川。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疮疖红肿,毒蛇咬伤。

评论2024-05-20

马耳草
马耳草,中药名。为鸭跖草科植物饭包草CommelinabengalensisL.的全草。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热病发热,烦渴,咽喉肿痛,热痢,热淋,痔疮,疔疮痈肿,蛇虫咬伤。

评论2024-05-20

马瓞儿
马瓞儿,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马㼎儿Zehneriaindica(Lour.)Keraudren的块根或全草。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化痰利尿的功效。主治痈疮疖肿,痰核瘰疬,咽喉肿痛,痄腮,石淋,小便不利,皮肤湿疹,目赤黄疸,痔瘘,脱肛,外伤出血,毒蛇咬伤。

评论2024-05-20

对节叶
对节叶,中药名。为爵床科植物翅柄马蓝Pteracanthusalatus(Nees)Bremek.的叶或根。分布于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痈肿疮毒,劳伤疼痛。

评论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