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中医首页 中医分类 切换频道

酒的功效作用

2024-05-11 14:40中药药材

功效作用

功能        

通血脉,行药势。

主治        

用于风寒痹痛,筋脉挛急,胸痹,心痛,脘腹冷痛。

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温饮;或和药同煎;或浸药。外用:适量,单用或制成酒剂涂搽;或湿敷;或漱口。

注意事项        

阴虚、失血及湿热甚者忌服。

《千金·食治》:“黄帝云,暴下后饮酒者,膈上变为伏热;食生菜饮酒,莫灸腹,令人肠结。扁鹊云,久饮酒者腐肠烂胃,溃髓蒸筋,伤神损寿;醉当风卧,以扇自扇,成恶风;醉以冷水洗浴,成疼痹。”“饱食讫,多饮水及酒,成痞僻。”

孙思邈:“空腹饮酒醉,必患呕逆。”(引自《证类本草》)

《本草拾遗》:“诸米酒有毒。”“不可合乳饮之,令人气结。”“凡酒忌诸甜物。”

《纲目》:“酒后食芥及辣物,缓人筋骨。酒后饮茶,伤肾脏,腰脚重坠,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消渴挛痛之疾。一切毒药因酒得者,难治。”“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

药理作用        

1.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

2.扩张血管

3.刺激胃液分泌,增加胃酸

4.长期饮酒引起肝损害

5.小剂量可减少疲劳增加肌肉作功,大剂量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减少作功

相关论述        

论酒性热,能通经脉,行药势:①陶弘景:“大寒凝海,惟酒不冰,明其热性,独冠群物,药家多须以行其势。”(《本草经集注》)②王好古:“酒能行诸经不止,与附子相同。味之辛者能散,味苦者能下,味甘者居中而缓也。为导引,可以通行一身之表,至极高分。”(《汤液本草》)③黄宫绣:“酒性种类甚多,然总由水谷之精,熟谷之液,酝酿而成。故其味有甘有辛,有苦有淡,而性皆主热。”(《本草求真》)④王士雄:“烧酒,性烈火热,遇火即燃。消冷积,御风寒,辟阴湿之邪,解鱼腥之气。”(《随息居饮食谱》)

论酒有毒,不可多服、久服。①张湛:“酒者,能益人,亦能损人。”“若升量转久,饮之失度,体气使弱,精神侵昏。宜慎,无失节度。”(《养生要集》)。②陶弘景:“人饮之使体弊神昏,是其有毒故也。”(《本草经集注》)③朱丹溪:“《本草》止言其热而有毒,不言其湿热,湿中发热,近于相火,大醉后振寒战栗者,可见矣。又云酒性喜升,气必随之,痰郁于上,溺涩于下,肺受贼邪,金体大燥。恣饮寒凉,其热内郁,肺气得热,必大伤耗。其始也病浅,或呕吐,或自汗,或疮疥,或鼻皶,或自泄,或心脾痛,尚可散而出也。其久也病深,或为消渴,或为内疽,为肺痿,为内痔,为臌胀,为失明,为哮喘,为劳嗽,为癫痫,为难名之病。倘非具眼,未易处治,可不谨乎!”(《本草发挥》)④李时珍:“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若夫沉缅无度,醉以为常者,轻则致疾败行,甚则丧邦亡家而陨躯命,其害可胜言哉。”(《纲目》)

《别录》:“味苦甘辛,大热,有毒。”

《食疗本草》:“苦。”

《本经逢原》:“新者有毒。陈者无毒。”

《本草经解》:“入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经。”

《本草求真》:“专入脾、胃与表。”

《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厥阴经。”

《别录》:“主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孙思邈:“止呕哕,摩风痉、腰膝疼痛。”(引自《纲目》)

《食疗本草》:主“中恶疰忤。”“通脉,养脾气,扶肝。”

《食疗本草》:“紫酒(以鸡矢自一升炒焦,投酒中待紫色),治角弓风;姜酒,主偏风中恶;桑椹酒,补五脏,明耳目;葱豉酒,解烦热,补虚劳;蜜酒,疗风疹;地黄、牛膝、虎骨、仙灵脾、通草、大豆、牛蒡、枸杞等酒亦佳,狗肉汁酿酒大补。”

《本草拾遗》:“通血脉,厚肠胃,润皮肤,散石(《纲目》)作‘湿’气。消忧发怒,宣言畅意。”

《日华子》:“除风及下气。”“糟下酒暖,开胃下食,暖水脏,温肠胃,消宿食,御风寒,杀一切蔬菜毒。”

《饮膳正要》:“阿刺吉酒,主消冷坚积,去寒气。”

《纲目》:“米酒,解马肉、桐油毒,热饮之甚良。”“老酒,和血养气,暖胃辟寒。”“烧酒,消冷积寒气,燥湿痰,开郁结,止水泄。治霍乱,疟疾,噎膈,心腹冷痛,阴毒欲死。杀虫辟瘴,利小便,坚大便;洗赤目肿痛。”

《医林纂要·药性》:“散水,和血,行气,助肾兴阳,发汗。”

《得配本草》:“配生地汁,治产后血秘。”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胸痹:栝楼实一枚(捣),薤白半升,白酒七升。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金匮要略》栝楼薤白白酒汤)

2.治冷气心痛:烧酒入飞盐饮。(《纲目》)

3.治寒痰咳嗽:烧酒四两,猪脂、蜜、香油、茶末各四两。同浸酒内,煮成一处。每日挑食,以茶下之。(《纲目》)

4.治寒湿泄泻,小便清者:头烧酒饮之。(《纲目》)

5.治风虫牙痛:烧酒浸花椒,频频漱之。(《纲目》)

6.治霍乱转筋而肢冷者:烧酒摩搨患处。(《随息居饮食谱》)

7.治耳聋:酒三升,碎牡荆子二升。浸七日,去滓,任性服尽。(《千金要方》)

8.治妇人遍身风疮作痒:蜂蜜少许,和酒服之。(《奇效良方》)

9.治蛇咬疮:暖酒淋洗疮上,日三易。(《广利方》)

10.治咽伤声破:酒一合,酥一匕,干姜末二匕。和服,日二次。(《十便良方》)

现代研究        

治疗产后单纯性腹泻。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麋脂
麋脂,中药名。为鹿科动物糜鹿ElaphurusdavidianusMilne-Edwards的脂肪。本种属我国特产种,清代已饲养于北京南苑,无野生,后被运至英国,我国绝迹。80年代末期由英国政府归还于我国,现饲养于北京和江苏两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具有通血脉、祛风寒、润皮肤、解毒的功效。主治风寒温痹、四肢拘缓、头面风肿、痈疽恶疮、面生疮疱等病证。

评论2024-05-19

菠菜
菠菜,中药名。为藜科菠菜属植物菠菜SpinaciaoleraceaL.的全草。原产伊朗,我国各地普遍栽培。具有解热毒,通血脉,利肠胃之功效。常用于头痛,目眩,目赤,夜盲症,消渴,便秘,痔疮。

评论2024-05-13

补血顺气药酒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补血顺气药酒”。处方:天门冬(去心)4两,麦门冬(去心)4两,怀生地黄半斤,怀熟地黄(肥大沉水,枯朽不用)半斤,人参(去芦)2两,白茯苓(去皮)2两,甘州枸杞子(去梗)2两,砂仁7钱,木香5钱,沉香3钱。制法:上用瓦坛盛无灰好酒30斤,将药切片,以绢袋盛放坛内,浸三日。功能主治:清肺滋肾,和五脏,通血脉,补虚损,乌须发,久服貌如童子。主痨疾。用法用……

评论2024-02-25

常山太守马灌酒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常山太守马灌酒”。处方:天雄2两(生用),蜀椒1两,商陆根1两,乌头1枚(大者),桂心1两,白蔹1两,茵芋1两,干姜1两,附子5枚,踯躅1两。制法:上(口父)咀,以绢袋盛,酒3斗渍,春、夏5日,秋、冬7日,去滓。功能主治:除风气,通血脉,益精华,定六腑,明耳目,悦泽颜色,头白更黑,齿落更生。主病在腰膝者。用法用量:服药二十日力势倍,六十日志气充盈,……

评论2024-02-13

导水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导水丸”。处方:大黄(二两) 黄芩(二两) 滑石(四两) 牵牛(头末.四两)。炮制:上为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去湿热腰痛,泄水湿肿痛,久雨则加甘遂一两; 去逼身走注肿痛,加白芥子一两; 退热散肿毒止痛,久旱加朴硝一两; 散结滞,通关节,润肠胃,行滞气,通血脉,加郁李仁一两; 去腰腿沉重,加樟柳根一两。用法用量:每服五十丸,加至一百丸,白……

评论2024-02-08

洞阳丹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洞阳丹”。处方:附子1两,天雄1两,乌头1两。制法:上为末,入钟乳粉1两,同研匀,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补其气,去风冷,通血脉。主。用法用量:每服12丸,空心温酒送下。处方:附子(炮,去皮脐)2两,钟乳粉2两,天雄(炮,去皮)3两,川乌(炮,去皮)4两,阳起石(火煅)1两,火砂1两(别研细)。制法:上为细末,酒煮神曲糊为丸,如梧……

评论2024-02-08

洞阳金丹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洞阳金丹”。处方:朱砂5两。制法:用砂盒子1个,于底内铺枸杞根皮末1钱,又注蜜半两,上铺金箔,方入朱砂;上又盖金箔,上又注蜜半两,蜜上盖枸杞根皮末3钱许,多亦不妨,按令实,蜜和赤石脂末固盒子缝,务要严密,次用盐纸泥固济盒子一指厚,放干,置平地上,用醋拌细灰拥盒,拍作冢子,用木炭一秤簇起发项,火煅之;俟火尽经宿,取出盒子,去泥开盒,其朱砂如铁色,生黄……

评论2024-02-08

菖蒲酒方四(痹证)
菖蒲酒方四主治大风十二痹,通血脉,调荣卫。治骨立萎黄,医所不治者,服一剂。服经百日,颜色丰足,力气倍常,耳目聪明,行及奔马,发白更黑,齿落再生,昼夜有光,延年益寿,久服得与神通。令人不老强健,面色光泽。

评论2024-01-25

菖蒲酒五(痿证)
菖蒲酒主治大风十二痹。通血脉,调荣工。治骨立痿黄,医所不治者。服一剂,服经百日,颜色丰足,气力倍常,耳目聪明,行及奔马,发白更黑,齿落再生,昼夜有光,延年益寿,久服得与神通。

评论202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