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中医首页 中医分类 切换频道

枳椇子

2024-05-11 14:41中药药材

功效作用

功能

利水消肿,解酒毒。

主治

1、水肿证:本品通利二便而消肿。

2、酒醉:本品善解酒毒,清胸膈之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10-15g。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慎用。

化学成分

枳椇子含黑麦草碱、枳椇苷、葡萄糖及苹果酸钾等。

药理作用

枳椇子有显著的利尿作用,枳椇子皂苷有降压作用,枳椇子匀浆液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和增强耐寒和耐热功能。

相关论述

1、《本草拾遗》:“止渴除烦,去膈上热,润五脏,利大小便,功用如蜜。”

2、《滇南本草》:“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或泡酒服之,亦能舒筋络,久服轻身延年。化小儿疳虫,健胃养脾。”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水湿停蓄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证,可与猪苓、泽泻、椿皮等同用。

2、治饮酒过度,成痨吐血,以之与红甘蔗,炖猪心肺服,如《重庆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10-11月果实成熟时,连肉质花序轴一并摘下,取出种子,干燥。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果柄,清水洗净,干燥,筛去灰屑,用时捣碎。

保存方法

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1、北枳椇:种子扁平圆形,背面稍隆起,旗面较平坦,直径-5mm,厚1-1.5mm。表面红棕色、棕黑色或绿棕色,有光泽,于扩大镜下观察可见散在凹点,基部凹陷处有点状淡色种脐,顶端有微凹的合点,腹面有纵行隆起的种脊。种皮坚硬,胚乳白色,子叶淡黄色,肥厚,均富油质。气微,味微涩。

2、枳椇:种子暗褐色或黑紫色,直径3.2-4.5mm。

3、毛果枳椇:种子黑色、黑紫色或棕色,近圆形,直径4-5.5mm,腹面中部有棱,背面有时具乳头状突起。广东、广西等地有以连肉质花序轴一并入药。均以饱满、有光泽为佳。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鼠李科枳椇属植物枳椇。

形态特征

1、北枳椇:落叶灌木,高约10m。小枝红褐色。叶互生,具长柄;叶片广卵形,长8-15cm,宽6-10cm,先端尖或长尖,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具不整齐粗锯齿,两面均无毛;基出3脉,淡红色。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不对称;花杂性,绿色,花梗长6cm,萼片5,近卵状三角形;花瓣5,倒卵形,先端平截,中微凹,两侧卷起;雄花具雄蕊5,花丝细,有退化的子房;两性花有雄蕊5,雌蕊1,子房3室,每室有1胚珠,花柱3浅裂。果实近球形,灰褐色,生于肥厚、扭曲、肉质的花梗上,成熟后味甘可食。种子扁圆,红褐色,有光泽。花期5-7月,果期8-10月。

2、枳椇:落叶乔木,高达10m。树皮灰褐色,浅纵裂,不剥落。小枝红褐色,幼时被锈色细毛;冬芽卵圆形,芽鳞2,大而早落。叶互生;叶柄长2-5cm,红褐色,具细腺点;叶片卵形或卵圆形,长8-16cm,宽6-11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具细尖锯齿,上面无毛,背面脉上及脉腋有细毛;三出脉,淡红色,侧脉3-5对。二歧式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对称,总花梗长约6.5cm,小花梗长约3mm;花杂性,径约7mm;萼片5,卵状三角形;花瓣5,倒卵形,黄绿色;雄花有雄蕊5,中央有退化的雌蕊;两性花具雄蕊5,子房上位,埋于花盘中,圆锥形,3室,每室具1胚珠,柱头半裂或深裂。果实近球形,灰褐色,无毛,径6-8mm;果柄肉质肥大,扭曲,径3-5mm,红褐色,上具黄色皮孔,成熟后味甜可食。种子扁圆形,暗褐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9-10月。

3、毛果枳椇:高大落叶乔木,高达18m。小枝褐色或黑紫色,无毛,有明显的皮孔。叶纸质,长圆状卵形或宽椭圆形,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截形、近圆形或心形,叶下面密被黄褐色或黄灰色不脱落的绒毛。二歧式聚伞花序顶生或兼腋生,花黄绿色;花萼密被锈色柔毛,叶片具明显的网脉;花瓣卵圆状匙形;花盘密被锈色长柔毛;花柱自基部3深裂。浆果状核果球形,果序轴膨大,被锈色或棕色绒毛。种子黑色、黑紫色或棕色,近圆形,腹面中部有核,背面有时具乳头状突起。花期5-6月,果期8-10月。

分布区域

1、北枳椇:分布于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

2、枳椇: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

3、毛果枳椇: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及贵州。

道地产区

主产于陕西、广东、湖北、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地。

生长环境

1、北枳椇:生于海拔200-1400m的次生林中或栽培。

2、枳椇:生于海拔2100m以下阳光充足的山坡、沟谷及路边,也常栽培于庭园内。

3、毛果枳椇:生于海拔600-1300m的山地林中。

生长见习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但不耐空气过于干燥,喜阳光充足,潮湿环境,生长适温20-30℃,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碱性地均能生长,适应性较强。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种子需沙藏90d后再播。春季条播,行距30cm,沟深2-3cm,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后稍加镇压,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当苗高35-40cm时,按行株距400cm×300cm挖穴种植,每穴栽1株。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马耳草
马耳草,中药名。为鸭跖草科植物饭包草CommelinabengalensisL.的全草。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热病发热,烦渴,咽喉肿痛,热痢,热淋,痔疮,疔疮痈肿,蛇虫咬伤。

评论2024-05-20

麻鱼骨
麻鱼骨,中药名。为鲤科动物厚唇重唇鱼Diptychus(Gymnodiptychus)pachycheilus(Herzenstein)的骨骼。分布于长江上游、雅砻江及黄河上游等水系。具有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水肿。

评论2024-05-20

毛轴莎草
毛轴莎草,中药名。为莎草科莎草属植物毛轴莎草CyperuspilosusVahl的全草。植物毛轴莎草,分布于西南及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具有活血散瘀,利水消肿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浮肿。

评论2024-05-18

牛蹄
牛蹄,中药名。为牛科动物黄牛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或水牛BubalusbubalisLinnaeus的蹄。遍及全国。具有清热止血,利水消肿之功效。常用于风热,崩漏,水肿,小便涩少。

评论2024-05-18

莲子草
莲子草,中药名。为苋科植物莲子草Alternantherasessilis(L.)DC.的全草。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具有清热凉血,利水消肿,拔毒止痒之功效。常用于痢疾,鼻衄,咯血,便血,尿道炎,咽炎,乳腺炎,小便不利;外用于疮疖肿毒,湿疹,皮炎,体癣,毒蛇咬伤。

评论2024-05-18

麻黄
麻黄,中药名。为麻黄科麻黄属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草质茎。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

评论2024-05-15

紫杉
紫杉,中药名。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et Zucc.的枝叶。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肾炎浮肿,小便不利,糖尿病。

评论2024-05-12

海藻
海藻,中药名。为马尾藻科马尾藻属植物海蒿子Sargassum confusum C.Ag.和羊栖菜S. fusiforme(Harv.)Setch的全草。具有消痰软坚,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等。

评论2024-05-11

海带
海带,中药名。为海带科植物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的干燥叶状体。具有消痰软坚,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评论2024-05-11

冬瓜皮
冬瓜皮,中药名。为葫芦科冬瓜属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的干燥外层果皮。食用冬瓜时,洗净,削取外层果皮,晒干。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暑的功效。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暑热口渴,小便短赤。

评论202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