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中医首页 中医分类 切换频道

白豆蔻

2024-05-12 15:11中药药材

功效作用

功能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 主治 湿阻气滞,脾胃不和,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胃寒呕吐,食积不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后下;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阴虚血燥而无寒湿者忌服。 化学成分

1、白豆蔻:种子含挥发油,其成分含量遍的为1,8-桉叶素(1,8-cineole)达66.81%,相对较高的有β-蒎烯(β-pinene)10.93%,α-蒎烯(α-pinene)3.71%,丁香烯(caryophellene)3.01%,龙脑乙酸酯(bornyl acetate)2.04%,α-松油醇(α-terpineol)2.03%,芳樟醇(linalool)1.39%,此外还含有4-松油烯醇(terpinene-4-ol),香橙烯(aromadendrene),γ-广藿香烯(γ-patchoulene),α-榄香烯(α-elemene),γ-荜澄茄油烯(γ-cubebene),水化梨松烯(sabinene hydrate),橙花步醇(nerolidol),甜没药烯(bisabolene),樟烯(camphenen)及葛缕酮(carvone)等。

2、爪哇白豆蔻,种子含挥发油,其成分含量最高的为1,8-桉叶油素(68.56%),相对较高的有葛缕酮,,β-松油醇,β-藻烯,金合欢醇(famesol),α-蒎烯,芳樟醇,对聚伞花素,此外还含有香桧烯(sabinene),月桂烯(myrcene),月桂烯醇(myrcenol),1,4-桉叶油素(1,4-cineole),柠檬烯,3-蒈烯(3-carene),樟脑(camphor),龙脑(borneol)等。

药理作用

1、抗结核作用:爪哇白豆蔻挥发油对豚鼠实验性结核,能增强小剂量双氢链霉素的治疗作用。

2、对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应用瓦勒-霍赫法体外测定,白豆蔻使乙醇脱氢酶活性增高,激活率为2.82%,通过激活乙醇脱氢酶活性来降低乙醇的浓度可能是解酒作用机制之一。

3、对胃的作用:以白豆蔻煎剂10g/kg给大鼠灌胃5日,可使动物胃黏膜血流量(GMBF)和血清胃泌素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还能使胃黏膜组织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

毒理作用 本品挥发油中所含的α-萜品醇,小鼠口服的LD50为12.08ml/kg。 相关论述

1、《本草经疏》:白豆蔻,主积冷气及伤冷吐逆,因寒反胃。暖能消物,故又主消谷;温能通行,故主下气。东垣用以散肺中滞气,宽膈进食,去白睛翳膜,散滞之功也。

2、《本草通玄》:白豆蔻,其功全在芳香之气,一经火炒,便减功力;即入汤液,但当研细,待诸药煎好,乘沸点服尤妙。

3、《玉楸药解》:白豆蔻,清降肺胃,最驱膈上郁浊,极疗恶心呕哕.嚼之辛凉,清肃肺腑,郁烦应时开爽。古方谓其大热,甚不然也。

4、《医林纂要》:白豆蔻,辛热,温养命火,达中州而上浮膻中,泻肺散寒润澡。燥,清冷也。……辛润能泻清燥之邪,故主治寒疟,破滞解酒,止吐逆,和膻中,兼能温脾胃,化食,去冷积。

5、《本草求真》:白豆蔻,本与缩砂密一类,气味既同,功亦莫别,然此另有一种清爽妙气,上入肺经气分,而为肺家散气要药;其辛温香窜,流行三焦,温暖脾胃,而使寒湿膨胀、虚疟、吐逆、反胃、腹痛、并翳膜、目眦红筋等症悉除,不似缩砂密辛温香窜兼苦,功专和胃、醒脾、调中,而于肺、肾他部则止兼而及之也。

6、《本草求原》:按白豆蔻能和寒热之气,故升阳剂中,降收剂中,与寒热互用之剂,皆可用之。佐入血药又能通润二肠,使气行血自润,不论血寒血热,俱可于寒热方中少佐之,以行其升降。故海藏谓其理脾胃元气,补肺气,收脱气。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药膳食疗:白豆蔻草果羊肉汤

1、功效:温中暖胃、化湿行气、去腹胀。

2、原材料:草果3个,羊肉30克白豆蔻15克,盐6克。

3、做法:将羊肉洗净,白豆蔻用开水淘洗干净,备用。将白豆蔻放入炖锅内,加适量水,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熟。将羊肉、草果放入炖锅内加适量水,以大火熬煮,然后将羊肉、草果捞起,再将汤与白豆蔻合并,再用文火炖煮熟透。将羊肉切成3厘米见方的小块,与草果一起放入白豆蔻汤内,加少许盐,调匀即可食用。

4、用法:佐餐食用。

相关配伍

1、治胃口寒作吐及作痛者:白豆蔻仁三钱。为末,酒送下。(《赤水玄珠》白豆蔻散)

2、治胃气冷,吃饭即欲得吐:白豆蔻子三枚,捣,筛,更研细,好酒一盏,微温调之,并饮三、两盏。(《随身备急方》)

3、治脾胃气不和,止脾泄泻痢:白豆蔻二两(用仁,一半生一半熟),枳壳半斤(去瓤,以浆水煮软,麸炒令香止),肉桂二两(去皮),橘皮二两(去瓤,炒,切细),诃子二两(去核,半生半熟),当归二两(洗)。上六味,杵为末,每服-钱,水一中盏。姜、枣同煎至七分,稍温服。如要丸,用好枣,浆水煮,去皮核,细研,为丸如桐子大。以姜擘破,炒令黑色,入水煎汤,下十五丸。(《博济方》白豆蔻散)

4、治气膈脾胃,全不进食:白豆蔻仁、缩砂各二两,陈米一升(淘洗,略燕过,铫内炒),丁香半两(不见火)。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小赤豆大。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米饮下。(《魏氏家藏方》太仓丸)

5、治妊娠呕吐:白豆蔻一钱,竹茹三钱,大枣三枚,鲜姜一钱。将生姜捣碎取汁,前三药煎取一茶杯(约50~60毫升)过滤,冲姜汁服。(《武汉医药卫生》(3):288,1959)

6、治小儿吐乳胃寒者:白豆蔻仁十四个,缩砂仁十四个,生甘草二钱,炙甘草二钱,为末,常掺入儿口中。(《世医得效方》)

7、治呕吐哕:白蔻、藿香、半夏、陈皮、生姜。水煎服。(《沈氏尊生书》白豆蔻汤)

8、治产后呃逆:白豆蔻、丁香各半两。研细,桃仁汤服一钱,少顷再服。(《乾坤生意》)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8月果实成熟时,剪下果穗,晒干或烤干。 炮制方法

1、白豆蔻: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用时打碎。

2、豆蔻仁:取净白豆蔻,除去杂质及果壳,取种仁,用时捣碎。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1、白豆蔻,果实呈类球形,直径1.2-1.8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3条较深的纵向横纹,顶端有突起柱基,基部有凹入的果柄痕,两端均有浅棕色绒毛。果皮体轻,质脆,易纵向裂开,内分3室,每室含种子10粒。种子呈不规则多面形,背面略隆起,直径3-4mm,表面暗棕色,有皱纹,并被有残留的假种皮。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2、爪哇白豆蔻:果实略小,表面黄白色,有的微显紫棕色。果皮较薄,种子瘦瘪,气味较弱。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姜科植物白蔻和爪哇白豆蔻的成熟果实。 形态特征 1、白豆蔻:多年生草本,高1.5-3m。根茎粗壮,棕红色。叶近无柄;叶片狭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约60cm,宽5-12cm,先端尾尖,基部楔形,两面光滑无毛;叶舌圆形,长3-10mm;叶鞘口及叶舌密被长粗毛。穗状花序2-多个,自茎基处抽出,圆柱形或圆锥形,花萼管状,白色微透红;花冠管与花萼管近等长,裂片,唇瓣椭圆形,勺状,白色;雄蕊下弯,花药宽椭圆形,药隔附属体3裂;子房下拉,被柔毛,具二枚棒状附属体。蒴果近球形,白色或淡黄色,略具钝三棱,易开裂。种子团3瓣,每瓣有种子7-10颗。花期2-5月,果期7-8月。2、爪哇白豆蔻:本种与前种的主要区别点为植侏较小,高1-1.5m。叶揉之有松节油气味,叶鞘口无毛,叶舌仅边缘疏被柔毛。苞片小,长2-2.5cm。 分布区域 1、我国广东、云南有栽培。原产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2、我国海南、云南有栽培。原产印度尼西亚(爪哇)。 生长环境 1、生于气候温暖、潮湿、富含腐殖质的林下。2、生于排水及保肥性良好的热带林下。 生长见习 喜温暖、凉爽、湿润气候,成年植株遇0℃时地上部分死亡。以选向阳、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栽培,不宜在粘土或砂砾土种植。 繁殖方式 用种子和分株繁殖。 栽培技术 1、种子繁殖:采收成熟果实,剥除果壳.搓洗净果肉,将种子摊于室内阴干,播前在露天湿沙催芽两星期。条播,行距12cm。实生苗长叶2-3片时,间苗,移于新的苗畦或营养袋中,畦裁行株距 12cm ×5cm。经培育1年便可定植于大田。2、分株繁殖:从大田株丛中,选取茎3-5条相连在一起的壮实幼龄植株,用小刀将与母丛相连的根茎切断后拔出,便可直接定植。种植前先种好荫蔽树。3、田间管理:定植后新株每年除草4-5次。至开花结果年限,在开花前要清除株丛内的杂草及枯枝落叶,收果后,要剪除枯、病、残株。每年施肥5-6次,以施土杂肥为主。在海南平原地区,因缺少传粉昆虫,必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成果率。 病虫防治 病害有摔倒病、茎枯病、叶枯病,可用多灵菌、托布律或铜氨液喷洒。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豆蔻
豆蔻,中药名。为姜科姜科豆蔻属植物白豆蔻Amomun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或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的干燥成熟果实。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的功效。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评论2024-05-08

砂仁
砂仁,中药名。为姜科砂仁属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var.xanthioides T.L.Wu et Senjen或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L.Wu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的功效。主治脾胃气滞、湿阻中焦、脾胃虚寒、呕吐泻泄、胎动不安、妊娠恶阻等。

评论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