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中医首页 中医分类 切换频道

羊胆

2024-05-14 15:58中药药材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明目退翳,止咳。      

主治         

目赤肿痛,青盲夜盲,翳障,肺痨咳嗽,小儿热惊,咽喉肿痛,黄疸,痢疾,便秘,热毒疮疡。      

用法用量        

内服:熬膏或干燥研末,0.3-0.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涂敷、点眼或灌肠。

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在服药3-15天后,有轻度腹泻,(每日2-7次),腹痛,口干舌燥,咽喉刺激感,胃部烧灼等,防治:口干舌燥及胃部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增加饮食量;对腹泻者可增加脂肪饮食或服鱼肝油,腹泻严重者可用吴萸萸、广木香、酒炒川连各0.5g,研末吞服,每日3次,服1-2次后可使腹泻减轻或停止。

注意事项        

《四川中药志》1962年版:“凡体虚无湿热者忌用。”

化学成分        

山羊或绵羊的胆汁含胆酸,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多与牛磺酸、甘氨酸结合。含胆红素,胆绿素,粘蛋白,胆甾醇,卵磷脂,脂肪酸等。另报道,羊胆汁的主要成分有胆汁酸盐,胆汁酸在胆汁中一般是与甘氨酸、牛磺酸结合成结合胆汁酸;因胆汁是弱碱性,此结合胆汁酸盐一般为钠盐。山羊与绵羊的主要胆汁酸有胆酸和脱氧胆酸,山羊或绵羊的胆酸含量都比脱氧胆酸约大10倍。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羊胆酸及其胆酸盐有明显抗戊四氮惊厥作用,并有一定解热作用,但效果均不如猪胆酸。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胆酸钠(胆盐)为牛、猪、羊等动物胆汁中提取的胆盐混合物,是天然利胆药物,口服可增加胆汁分泌,乳化不溶于水的脂肪,以利于胰脂酶对脂肪的作用,促进脂肪消化产物和脂溶性维生素A、D、K、E的吸收。去氢胆酸为猪、牛、羊胆汁提取的胆酸氧化而成,也能促进胆汁分泌,主要增加胆汁中的水分,而固体成分并不增加,即促进肝脏分泌大量的粘度较低的胆汁,以通畅胆道,其利胆作用迅速,维持时间短,尚能促进胆道中小结石的排出。此外,去氢胆酸对脂肪的消化吸收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3、对呼吸系统的作用:羊胆汁37.5m/kg灌胃,对氢氧化铵气雾所致小鼠咳嗽有显著镇咳作用,强度与猪胆汁相似;50ml/kg灌胃小鼠酚红法试验表明有显著祛痰作用,效力比猪胆汁强。

4、抗菌作用:体外试验,羊胆汁对百日咳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效力强于猪胆汁,但不如鸡胆汁。羊胆汁在1/1000和1/100浓度时,对人型、牛型结核杆菌及恥垢杆菌有抑制生长作用。另有报道,羊胆汁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牛、猪胆汁,其抗结核的主要成分是牛磺胆酸钠和去氧胆酸钠。给豚鼠服用羊胆汁2星期后,再接种结核杆菌,则豚鼠器官病变较对照组轻。

5、其他作用:羊胆汁与[14C]桩菇菌素(Ⅰ)共孵,能使后者氧化为极性更强的二氧化物,Ⅰ的吲哚2,3双键开放产生八元环,新化物为2,18-二氧-2,18-断-桩菇菌素(Ⅱ)。即使将羊胆汁煮沸使酶失活,此转化作用仍保持。小鼠腹腔注射Ⅰ4mg/kg能引起强烈震颤,而40mg/kg也未见致颤作用。羊胆汁也可用于致震颤剂吲哚二萜类毒枝菌素类的转化,使其成为极性更强利于消除的化合物。

羊胆汁的主要成分与牛胆汁相似,为胆酸和去氧胆酸。此外,尚含少量鹅去氧胆酸。

毒理作用        

胆汁能抑制离体蛙心,在蛙全身灌流时能扩张血管。注入血循环,可引起皂甙样作用,导致溶血,大剂量抑制心脏及神经,对神经、肌肉有直接的毒性作用。

相关论述        

1、《别录》:“青羊胆:主青盲,明目。”

2、《药性论》:“点眼中,主赤障、白膜、风泪,解蛊毒。”

3、《千金·食治》:“青羊胆汁:主诸疮,能生人身脉。”

4、《新修本草》:“疗疳湿,时行热熛疮,和醋服之。”

5、《晶珠本草》:“山羊胆,杀虫,治毒病漫延关节。绵羊胆,利疮。”

6、《本草求原》:“点风弦泪眼,赤障白翳,病后失明,目为物伤,通大便,涂热疮代指。”

7、《随息居饮食谱》:“清胆热,补胆汁。专疗诸般目疾,兼治虫毒疮疡。”

8、《青岛中草药手册》:“平肝清热。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

9、《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治药物中毒,食物中毒。绵羊胆汁:外用止血。”

10、《内蒙古药用动物》:“消炎生肌,止血止痛。”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患眼肿痛涩痒,昏泪羞明:羯羊胆一枚,饭上蒸熟。上以冬蜜研和,入朱砂末少许,频研成膏。食后、临卧匙抄少许含咽。亦可点目。(《直指方》花草膏)

2、治火眼,烂弦风眼,痛痒羞明,及眼胞皮肉有似胶凝,肿如桃李,时出热泪:腊月羯羊胆一枚,以蜜灌满,入朱砂末少许,挂起阴干。用时取一粒入磁器内,水化点眼。或取少许含化。(《医学入门》花草膏)

3、治眼为他物所伤:羊胆一枚,鸡胆三枚,鲤鱼胆二枚。上件药,摘破调合令匀,频频点之。(《圣惠方》三胆点眼方)

4、治大便秘塞不通:羊胆,以筒灌(肛)三合许,令深入,即出矣。(《千金要方》)

5、治小儿大便不通,连腰满闷,气急困重:羊胆一枚,蜜一合,盐花半两。上件药同煎如饧,捻如筋粗,可长一寸。纳下部中,须臾即通。《《圣惠方》走马箭方)

6、治痔漏,下疳疮:腊月取羊胆一枚,入片脑末一分,置风处挂干。用时以凉水化开,频敷患处。内服槐子酒或加味泻肝汤。(《景岳全书》羊胆膏)

7、治代指,未成脓者:取热汤急溃之,即出,使满七度,便以冷水中浸之,讫,又复浸之,如此三度,即涂羊胆。(《外台》引《崔氏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宰羊时,剖腹,割取胆囊,将胆管扎紧,悬通风处晾干。或取新鲜胆汁入药。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牛科动物山羊、绵羊或青羊。

形态特征         

1、山羊:体长1-1.2m,体重10-35kg。头长,颈短,耳大,吻狭长。雌雄额部均有角1对,雄性者角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弯,角质中空,表面有环纹或前面呈瘤状。雄者颌下有总状长须。四肢细,尾短,不甚下垂。全体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和黑白相杂等多种。

2、绵羊:绵羊为人们较早驯养的家畜。其体重随品种而不同,最小不过20kg,最大可达150-200kg。外形特征亦有多样。有的雌、雄均有角;有的二者皆无角;有的仅雄性有角。角形与羊尾也因种而有差异。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种者,具有两层:外层为粗毛可蔽雨水,内层为纤细的绒毛,藉以保温。但改良品种仅存内层的绒毛。前后肢两趾间具有一腺体,开口于前部。具有泪腺。

3、青羊:体长0.9-1.1m,尾长13-17cm,重约30kg。四肢短,蹄狭窄。眶下腺甚为退化、有足腺,无鼠蹊腺。雌雄皆有角,角短而直,斜向后上方伸出,二角基部很靠近,尖端略向下弯。余部角有环棱。一般身体色为灰棕色,个体有差异,或呈深灰或为棕褐色。喉部后方有一白斑。四肢、腹部、尾几同身色。

分布区域         

1、山羊:分布于全国各地。

2、绵羊:分布几遍全国,以北部和西北地区为多。

3、青羊: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红树皮
红树皮,中药名。为红树科植物木榄Bruguieragymnorrhiza(L.)Lam.的树皮或根皮。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沿海。具有清热解毒,止泻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疮肿,热毒泻痢,多种出血。

评论2024-05-20

红小麻
红小麻,中药名。为荨麻科植物红小麻Laporteainterrupta(L.)Chew的叶或根。分布于台湾及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尿之功效。常用于疮痈肿毒,小便不利。

评论2024-05-20

菊花根
菊花根,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菊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Tzvel.的根。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药用菊花以河南、安徽、浙江栽培最多。具有利小便,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癃闭,咽喉肿痛,痈肿疔毒。

评论2024-05-20

葎草
葎草,中药名。为桑科植物葎草(Humulusscandens(Lour.)Merr.)的全草。9~10月收获,选晴天,收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生于路旁、沟边湿地,村寨篱笆上或林缘灌丛。苦、甘,性寒,归肺、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主肺热咳嗽、肺痈、虚热烦渴、热淋、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泻痢、热毒疮疡、皮肤瘙痒等病证。

评论2024-05-20

峨眉香料
峨眉香料,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峨眉香科科TeucriumomeienseSunexS.Chow的全草。分布于四川。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疮疖红肿,毒蛇咬伤。

评论2024-05-20

马耳草
马耳草,中药名。为鸭跖草科植物饭包草CommelinabengalensisL.的全草。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热病发热,烦渴,咽喉肿痛,热痢,热淋,痔疮,疔疮痈肿,蛇虫咬伤。

评论2024-05-20

马瓞儿
马瓞儿,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马㼎儿Zehneriaindica(Lour.)Keraudren的块根或全草。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化痰利尿的功效。主治痈疮疖肿,痰核瘰疬,咽喉肿痛,痄腮,石淋,小便不利,皮肤湿疹,目赤黄疸,痔瘘,脱肛,外伤出血,毒蛇咬伤。

评论2024-05-20

对节叶
对节叶,中药名。为爵床科植物翅柄马蓝Pteracanthusalatus(Nees)Bremek.的叶或根。分布于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痈肿疮毒,劳伤疼痛。

评论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