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地黄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阿胶地黄丸”。处方:熟地膏(用熟地1斤,将8两煮汁,去滓,入8两汁内,煮烂成膏)、牡丹皮3两(焙),山茱萸4两(去核,酒拌蒸,晒干,炒),白茯苓3两(人乳拌透,晒干,焙),怀山药4两(炒黄),泽泻2两(淡盐水拌炒),麦门冬(去心)4两(炒),真阿胶3两(切块,蛤粉拌炒成珠)。制法:上为末,用熟地膏入药,炼蜜为丸。功能主治:金水两脏受伤,咳嗽吐血。用……
评论2024-02-07
奉贤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奉贤丸”。处方:仙鹤草2两,荷叶炭2两,陈棕炭2两,川贝母1两,化橘红1两,茅根炭1两,当归炭1两,旱三七1两,白及1两,莲蓬炭1两,驴皮胶2两,生地炭2两,侧柏炭1两,槐花炭1两,茜草炭1两,陈蜜1两,蒲黄炭1两,山栀炭1两,甘草炭1两。制法:取上药进行干燥,混合碾细,照净粉量加炼蜜150~160%,和成大丸,每丸重4钱,蜡壳封固。功能主治:咳嗽……
评论2024-02-02
官青方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官青方”。处方:苏梗1钱,杏仁3钱,苏子3钱,郁金3钱,前胡2钱,薄荷1钱,栀子1钱,连翘1钱,半夏2钱,海石1钱,瓜蒌3钱。功能主治:咳嗽吐血不止,痰黄气结。
评论2024-02-01
姜附丹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姜附丹”。处方:生姜(切片)5两,川附子(炮,切片,童便浸,再加姜汁炒干)5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补虚助阳,消阴。主伤寒阴证,痈疽发背,心胸作痛,心腹痞闷,喉庳,颐项肿,汤水不下;及虚劳发热,咳嗽吐血,男妇骨蒸劳热,小儿急慢惊风,痘疹缩陷,黑泡水泡,斑;脾劳面黄肌瘦,肾劳面白骨弱;两目昏翳,内障,脾疟,久痢,水泻,米谷不化;又能解利两感伤寒,……
评论2024-01-23
天一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天一丸”。处方:怀地黄 牡丹皮 黄柏(童便浸,晒干)知母(童便浸,晒干)枸杞子 五味子 麦门冬 牛膝 白茯苓。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阴虚火动,咳嗽吐血。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白汤吞下80~90丸。处方:灯心草500克(以米粉浆染晒干,研末入水澄之,浮者为灯心草,取出又晒干,入药用75克,而沉者为米粉浆不用)赤白茯苓(去皮,兼……
评论2024-01-18
四味鹿茸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四味鹿茸丸”。处方:鹿茸(酥炙,另捣成泥)五味子 当归身各30克 熟地黄60克。制法:上为细末,酒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肝肾督脉皆虚,咳嗽吐血,脉虚无力,上热下寒。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评论2024-01-18
失血奇效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失血奇效丸”。处方:生地36克 茅根60克 侧柏60克 山药30克 薄荷30克 茜草30克 大小蓟各30克 蒲黄30克 栀子30克 黄芩30克(以上均炒炭存性)花蕊石30克 元参(去芦)60克 古墨60克 三七60克。制法:共研细粉,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除痰止嗽。治咳嗽吐血,呕血咯血,痰中带血,崩漏下血。用法用量:每丸0.2……
评论2024-01-18
巽顺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巽顺丸”。处方:乌骨白丝毛鸡1只(男用雌,女用雄,取嫩长者,溺倒,泡,去毛,竹刀刮胁,出肫、肝,去秽,留内金,并去肠垢,仍入腹内)乌贼骨(童便浸,晒干为末,微炒黄,取净)120克 藘茹(去梢,酒洗,切片,净)30克(即茜根)鲍鱼(切薄片)120克。制法:上三味,入鸡腹内,用陈酒、童便各400毫升,水适量,于砂锅内旋煮旋添,糜烂汁尽,捣烂焙干,骨用酥……
评论2024-01-18
益气补肺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益气补肺汤”。处方:阿胶6克(蛤粉炒)五味子105克 地骨皮6克 天冬6克 麦冬6克 百合9克 贝母6克 茯苓6克 苡仁12克。功能主治:养阴润肺,化痰止咳。治肺痨。肺气大虚,身热气短,口燥咽干,甚则咳嗽吐血。用法用量:用糯米10克,煮汤代水煎药服。
评论2024-01-18
来苏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来苏汤”。处方:天冬6克 麦冬6克 生地9克 熟地9克 南沙参9克 北沙参9克 白芍3克 赤芍3克 沙苑9克 贝母6克 磁石12克 杜仲9克 茜草根6克 牛膝6克 杏仁9克 莲子10粒(去心)。功能主治:滋肾阴,降虚火。治肾劳。真阴久亏,或房室太过,水竭于下,火炎于上,身热腰痛,咽干口燥,甚则咳嗽吐血。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