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风湿羌活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除风湿羌活汤”。别名:除湿羌活汤、除湿汤。处方:羌活7分,防风5分,升麻5分,柴胡5分,藁本1钱,苍术1钱。制法:上锉,如麻豆大,作1服。功能主治:湿从外受,或一身尽痛,或头重如蒙,甚而昏冒。风湿相搏,湿因外中,得之于天阴淫雨,晴后湿蒸,早晨雾露,及久卧湿地,远行涉水,瘴气山岚,其证头身重痛,甚而昏冒,大便溏薄,皮肤浮肿。湿似疸(熏黄黑晦一症,若兼……
评论2024-02-14
导滞通经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导滞通经汤”。处方:木香 白术 桑白皮 陈皮各15克 茯苓(去皮)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健脾理气,利水消肿。主脾虚有湿之水肿。面目手足浮肿,脘腹胀满,大便溏薄,饮食欠佳,舌胖苔白腻,脉细弦者。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服。处方:五苓散去猪苓、官桂,加木香、陈皮。功能主治:脾经湿热,壅遏不通,面目手足作痛……
评论2024-02-08
大健脾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大健脾丸”。别名:百谷丸(《古今医统》卷二十三)。处方:人参(清河者)60克(饭上蒸)白术(无油者)90克(土炒)枳实30克(饭上蒸)广陈皮60克(米泔洗)青皮30克(米醋炒)白茯苓60克(饭上蒸)半夏曲30克(炒)谷芽48克(炒)山楂肉30克(饭上蒸)川黄连48克(用吴茱萸15克浸,炒赤色,去萸),广木香15克(不见火)白豆蔻仁15克(炒)。制法……
评论2024-02-07
芳香化湿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芳香化湿汤”。处方:藿香9g,佩兰9g,苍术9g,陈皮9g,茯苓9g,泽泻9g,白鲜皮9g,地肤子9g。功能主治:芳香化浊,健脾理湿。主亚急性湿疹,钱币形湿疹,慢性湿疹之胃纳不馨、消化不良、大便溏薄者。各家论述:藿香、佩兰芳香化浊,理气和中;苍术、陈皮健脾燥湿;茯苓、泽泻利水渗湿;白鲜皮、地肤子除湿止痒。
评论2024-02-06
二加减正气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二加减正气散”。处方:藿香梗9克 广皮6克 厚朴6克 茯苓皮9克 木防己9克,大豆黄卷6克 川通草4.5克 薏苡仁9克。功能主治:芳香化湿,宣通经络。主湿郁三焦,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身体疼痛,舌苔白,脉象模糊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备注:方中藿香梗、厚朴、陈皮化中焦之湿;防己、薏苡仁宣通经络之湿;豆卷、通草利湿淡……
评论2024-02-06
芡实山药糊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芡实山药糊”。处方:芡实500克 山药500克 糯米粉500克 白糖500克。制法:先把芡实、山药一同晒干后,放入碾槽内碾为细粉,与糯米粉及白糖一并拌和均匀,备用。用时取混合粉适量,加入冷水调成稀糊状,然后加热烧熟即成芡实山药糊。功能主治:健脾止泻。用于小儿脾虚久泻、消化不良、大便溏薄、体虚羸弱者。用法用量:每日早晚温热空腹食用,每次用混合粉50~……
评论2024-01-21
清暑益气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清暑益气汤”。处方:黄耆 苍术(泔浸,去皮)升麻各3克 人参(去芦)泽泻 神曲(炒黄)橘皮 白术各15克 麦门冬(去心)当归身 炙甘草各0.9克 青皮(去白)0.9克 黄柏(酒洗,去皮)0.6~0.9克 葛根0.6克 五味子9枚。功能主治:清暑化湿,益气生津。治平素气阴俱虚,又感暑湿,或暑湿耗伤气阴,身热而烦,四肢困倦,精神短少,胸满气促,肢体沉痛……
评论2024-01-20
异功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异功散”。别名:五味异功散(《保婴撮要》卷十五)。处方:人参(切,去顶)茯苓(去皮)白术 陈皮(锉)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健脾理气。治脾胃虚弱,中焦气滞,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现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属脾虚气滞者。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个,同煎至100毫升,空腹时温服。配方组成:人参……
评论2024-01-18
归芍异功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归芍异功汤”。别名:归芍异功散(《类证治裁》卷七)。处方:人参 白术(土炒)广陈皮 白芍(酒炒)当归身各3克 白茯苓6克 甘草(炙)1.5克 灯心150厘米。功能主治:益气扶脾,健胃止泻。治舌疳,舌菌,兼见大便溏薄。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别名:归芍异功散。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土炒),广陈皮1钱,白芍(1钱酒炒),当归身1钱,白茯苓2钱,甘……
评论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