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酥丹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黄酥丹”。处方:浮萍3钱,生地4钱,甘草2钱(炙),丹皮3钱,芍药3钱,生姜3钱。功能主治:四日太阴温病,腹满嗌干,发作渴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
评论2024-02-01
藿香平胃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藿香平胃散”。处方:藿香1钱,厚朴(姜制)1钱,苍术1钱5分,陈皮1钱,甘草(炙)3分,砂仁5分(研),神曲5分(炒)。制法:上细切,作1服。功能主治:内伤饮食,填塞太阴,呕吐不已。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大枣1个,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
评论2024-01-31
恒山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恒山散”。别名:常山汤。处方:恒山3分,甘草3分(生用),鳖甲3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石膏3分,柴胡3分(去苗),知母3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伤寒4日,太阴初受病。用法用量:常山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一)。处方:真恒山、干青蒿、乌梅、赤芍药、甘草(炙)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露1……
评论2024-01-29
含化太阴玄精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含化太阴玄精丸”。处方:太阴玄精(细研)半两,川升麻半两,玄参半两,射干半两,寒水石(细研)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马牙消1两(细研)。制法:上为末,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小弹子大。功能主治:时气热毒攻咽喉。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太阴玄精丸”。
评论2024-01-28
和中益胃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和中益胃汤”。处方:苏木0.3克 藁本 益智仁各0.6克 热地黄 炙甘草各0.9克 当归身1.2克 柴胡 升麻各1.5克。制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功能主治:治太阴、阳明腹痛,大便或泄或秘,或下鲜血,腹中微痛,胁下急缩,脉缓而洪弦,按之空虚者。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评论2024-01-28
角发酒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角发酒”。处方:左角之发方1寸。功能主治:尸厥,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而致身脉皆动,而形无知,其状若尸。用法用量:以竹管吹其两耳,剃其左角之发方1寸,燔治,饮以美酒1杯;不能饮者,灌之。各家论述:1.《素问》王冰注:左角之发,是五络血之余也,故剃之燔治,饮之以美酒也。酒者所以行药势,又炎上而内走于心,心主脉,故以美酒服之。 2.《内经讲……
评论2024-01-24
进退大承气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进退大承气汤”。处方:大承气汤。功能主治:大瘕泄,有太阴、阳明二经证者。用法用量:《保命集》:泄有虚实寒热,虚则无力粘衣,不便已泄出,谓不能禁固也。实则数至圊而不能便,俗云虚坐努责故也,里急后重,进退大承气汤主之。
评论2024-01-24
椒附白通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椒附白通汤”。处方:生附子(炒黑)3钱,川椒(炒黑)2钱,淡干姜2钱,葱白3茎,猪胆汁半烧酒杯(去渣后调入)。功能主治:齐通三焦之阳,急驱浊阴。主足太阴寒湿,舌白滑,甚则灰,脉迟,不食,不寐,大便窒塞,浊阴凝聚,阳伤腹痛,痛甚则肢逆。用法用量:上水5杯,煮成2杯,分2次凉服。各家论述:此苦辛热法复方也。苦与辛合,能降能通,非热不足以胜重寒而回阳。附……
评论2024-01-23
加味清热渗湿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味清热渗湿汤”。处方:苍术、白术、黄柏、黄芩、黄连、竹叶、赤茯苓、甘草、砂仁、泽泻。功能主治:妊娠湿温,湿在太阴,已化热者,证见恶寒蕴热,头目昏重,肢节酸痛,胸膈痞闷。
评论2024-01-22
加味露姜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味露姜饮”。处方:人参3克 半夏6克 草果3克 生姜6克 广皮3克 青皮3克(醋炒)。功能主治:甘温补正,化痰截疟。治太阴脾疟,脉弦而缓,寒战甚则呕吐噫气,腹鸣溏泄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500毫升,煮成200毫升,滴荷叶露30毫升,温服。药滓加水300毫升,煮取200毫升服。
评论2024-01-22
清络饮加甘桔甜杏仁麦冬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清络饮加甘桔甜杏仁麦冬汤”。处方:鲜荷叶边6克 鲜银花6克 西瓜翠衣6克 鲜扁豆花1枝 丝瓜皮6克 鲜竹叶心6克 甘草3克 桔梗6克 甜杏仁6克 麦冬9克。功能主治:清肺热,利肺气,保肺阴。治手太阴暑湿,但咳无痰,咳声清高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1-21
银翘散去豆豉加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银翘散去豆豉加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处方:银花30克 连翘30克 桔梗18克 薄荷18克 竹叶12克 牛蒡子18克 荆芥12克 生甘草15克 细生地12克 大青叶9克 丹皮9克 玄参30克。制法:上杵为散。功能主治:清凉解肌,芳香透络。治太阴温病,发汗而汗不出,以致发疹者。用法用量:加苇根,水煎服。备注:温病发疹,为邪热郁于太阴,走窜血分,故用……
评论2024-01-18
辛凉清解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辛凉清解饮”。处方:连翘壳6克 苏薄荷 淡豆豉各4.5克 牛蒡子9克 蝉衣4.5克 苦杏仁9克 金银花6克 苦桔梗1.8克 淡竹叶10片。功能主治:辛凉解表,开肺泄热。治太阴秋瘟,洒洒恶寒,蒸蒸发热,苔白腻,舌边尖红,咽痛或不痛。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1-18
五汁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五汁饮”。处方:梨汁 荸荠汁 鲜苇根汁 麦冬汁 藕汁(或用蔗浆)。功能主治:甘寒清热,生津止渴。治太阴温病,热灼津伤,口渴,吐白沫,粘滞不快者。用法用量:取上五汁,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组成: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蔗汁。用法: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功效:生津润燥。主治:温病热邪耗……
评论2024-01-18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处方:生石膏30克 知母12克 元参12克 细生地18克 麦冬18克。功能主治:清气凉血。治太阴温病,气血两燔。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滓再煮200毫升服。
评论2024-01-18
苓桂参甘椒附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苓桂参甘椒附汤”。别名:苓参椒附汤。处方:人参1钱,甘草1钱,桂枝1钱,蜀椒1钱,芍药1钱,茯苓3钱,附子2钱,粳米半杯。功能主治:太阴腹痛。用法用量:苓参椒附汤(《医学摘粹》)。
评论2024-01-17
六物附子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六物附子汤”。处方:附子(炮,去皮脐)4两,桂心4两,白术3两,甘草(炙)2两,防己4两,茯苓3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四气流注于足太阴经,骨节烦疼,四肢拘急,自汗短气,小便不利,恶风怯寒,头面手足时时浮肿。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2盏,加生姜7片,煎7分,去滓温服。
评论2024-01-16
理中吴茱萸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理中吴茱萸汤”。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吴茱萸、生姜、大枣。功能主治:太阴自利不渴,痰多而吐,或手足厥冷,胸满烦躁。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评论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