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生脉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减生脉散”。处方:沙参9克 麦冬9克 五味子3克 丹皮6克 细生地9克。功能主治:养阴生津,凉血清热。治太阴伏暑,邪在血分,口渴,汗多,舌赤者。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温服。
评论2024-01-16
加减白术膏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减白术膏”。处方:白术、当归、黄耆、柴胡、芍药、何首乌、陈皮、炙甘草。功能主治:太阴经疟。用法用量:加大枣肉同煎取膏。 恶寒,加羌活、升麻;热多,加山栀、黄芩、知母;寒多,加生姜;有痰,加半夏;口渴,加干葛;日晏1日,加升麻。
评论2024-01-16
加减神术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减神术散”。处方:苍术、藁本、防风、甘草、白术、川芎、陈皮、半夏、细辛、白芒、茯苓、生姜。功能主治:太阴风湿头痛,腹满不饮食,口渴咽干不饮水,或呕吐痰涎,体重节痛,面色暗黄无泽,脉浮缓。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1-16
加味参术附姜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味参术附姜汤”。处方:人参5钱,白术5钱,肉豆蔻1枚,附子3分,干姜1钱。功能主治:冬月伤寒,至10日,太阴脾土受邪,恶寒呕吐。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1-16
桂枝加芍药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桂枝加芍药汤”。处方:桂枝9克(去皮)芍药18克 甘草6克(炙)大枣12枚(擘)生姜9克(切)。功能主治:治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病属太阴者。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组成:桂枝三两(9克)、芍药六两(18克)、甘草二两(6克)、生姜三两(9克)、大枣十二枚(3枚)。用法:水煎服。功效:柔肝理脾……
评论2024-01-16
桂枝大黄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桂枝大黄汤”。处方:生军、桂枝、槟榔、厚朴、白芍、炙甘草、老姜、大枣。功能主治:太阴腹满,便闭足温,脉沉数有力。处方:桂枝、赤芍药、甘草、大黄、枳实、柴胡。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邪热从阳经传入足太阴脾经,腹满而痛,咽干而渴,手足温,脉来沉而有力。用法用量:《寿世保元》本方用桂枝一钱、大黄二钱、芍药二钱、甘草八分、枳实二钱、柴胡八分。 腹满不恶寒……
评论2024-01-16
桂枝芍药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桂枝芍药汤”。处方:桂心15克 白芍药9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太阴伤风,自汗,咽干,胸腹满,自利,不渴,四肢倦怠,手足自温,其脉弦大而缓者。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 腹痛甚者,加大黄30克。处方:桂枝 陈皮 甘草 生姜 白芍药。功能主治:治寒气腹痛。面黄唇白,手足多冷,恶寒不……
评论2024-01-16
安土散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安土散”。处方:白术1两,茯苓5钱,车前子3钱,薏仁5钱,赤小豆1钱,通草1钱,柴胡5分,石斛3钱。功能主治:太阴痉症。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1-16

- 足太阴脾经
评论2024-01-05

- 手太阴肺经
评论2024-01-05
足太阴脾经病证的表现及分析
足太阴脾经病证是指足太阴脾经经脉循行部位及脾脏功能失调所表现的临床证候。脾为胃行其津液,为十二经脉的根本,属足太阴经,主血少气旺,每日已时周身气血注于脾。
评论2024-01-05
太阴病证有哪些表现及证候
太阴病证,是指邪犯太阴,脾胃机能衰弱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太阴病中之“太阴”主要是指脾(胃)而言。可由三阳病治疗失当,损伤脾阳,也可因脾气素虚,寒邪直中而起病。
评论2024-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