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密花轮环藤
密花轮环藤,中药名。为防己科轮环藤属植物密花轮环藤CycleadebilifloraMiers的根。植物密花轮环藤,分布于海南和广西。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散瘀止痛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咽喉疼痛,牙痛,湿热泄泻,小便淋痛,跌打损伤。

评论2024-05-19

罗裙带根
罗裙带根,中药名。为石蒜科植物文殊兰CrinumasiaticumL.var.sinicum(Roxb.exHerb.)Baker的鳞茎。布于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痈疽疮肿,疥癣,乳痈,喉痛,牙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骨折,毒蛇咬伤。

评论2024-05-19

酒饼婆
酒饼婆,中药名。为番荔枝科植物紫玉盘UvariamicrocarpaChamp.exBenth.[U.macrophyllaRoxb.var.microcarpa(Champ.exBenth.)FinetetGagnep.]的根和叶。分布于广东、海南和广西。具有祛风除湿,行气健胃,止痛,化痰止咳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痛,跌打损伤,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咳嗽痰多。

评论2024-05-19

老鼠脚迹
老鼠脚迹,中药名。为菊科植物球菊EpaltesaustralisLess.的全草。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及云南等地。具有祛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目赤肿痛。

评论2024-05-18

红头小仙
红头小仙,中药名。为菊科植物柔毛艾纳香Blumeamollis(D.Don)Merr.[ErigeronmolleD.Don;BlumeaWightianaDC.;B.parvifoliaDC.]的全草。分布于华南、西南及浙江、江西、台湾、湖南等地。具有清肺止咳,解毒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喘,小儿疳积,头痛,鼻渊,胸膜炎,口腔炎,乳腺炎。

评论2024-05-18

甘木通
甘木通,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丝铁线莲ClematisfilamentosaDunn的叶、根。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东部。具有清肝火,宁心神,降血压,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高血压病,失眠,头痛,四肢麻木,肝经风热,目赤肿痛,风火牙痛,风湿痹痛。

评论2024-05-18

菊花暗消
菊花暗消,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密毛紫菀AstervestitusFranch.[A.maireiLevl.;A.sherrifianusHand.-Mazz.]的根。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风湿痹痛,胃脘痛。

评论2024-05-18

拟囊果芹
拟囊果芹,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滇芎Physospermopsisdelavayi(Franch.)Wolff[ArracaciadelavayiFranch.;PleurospermumdelavayiFranch.Hiroe]的根。拟囊果芹分布于云南等地。具有散风除湿,止痛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咳嗽,风湿骨痛,肌肉痛,偏头痛,疮肿。

评论2024-05-18

开口箭
开口箭,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开口箭TupistrachinensisBaker[T.fargesiiBaill.;T.Watanabei(Hayata)WangetLiang;CampylandrapachynemaWangetTang]及剑叶开口箭TupistraensifoliaWangetTang的根茎。开口箭分布于中南及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四川、云南等地;剑叶开口箭分布于云南。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白喉,咽喉肿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胃痛,痈肿疮毒,毒蛇、狂

评论2024-05-18

竹叶椒
竹叶椒,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竹叶椒ZanthoxylumarmatumDC.的果实。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等地。具有温中燥湿,散寒止痛,驱虫止痒之功效。用于脘腹冷痛,寒湿吐泻,蛔厥腹痛,龋齿牙痛,湿疹,疥癣痒疮。

评论2024-05-18

牛蒡茎叶
牛蒡茎叶,中药名。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lappaL.的茎叶。牛蒡分布于东北、西北、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广西等地。具有清热除烦,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热头痛,心烦口干,咽喉肿痛,小便涩少,痈肿疮疖,皮肤风痒,白屑风。

评论2024-05-18

鄂豆根
鄂豆根,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管鄂山豆根EuchrestatubulosaDunn的根。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清热解毒,行气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

评论2024-05-17

丁香油
丁香油,中药名。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Syzygiumaromaticum(L.)Merr.etPerry的干燥花蕾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具有暖胃,降逆,温肾,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胃寒胀痛,呃逆,吐血,痹痛,疝痛,口臭,牙痛。

评论2024-05-17

鸡矢藤
鸡矢藤,中药名。为茜草科鸡矢藤属植物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Lour.)Mer.或毛鸡矢藤P.scandens(Lour.)Mer var.tomentosa(Bl.)H.-M.的地上部分及根。具有消食健胃,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止痛的功效。主治饮食积滞,小儿疳积,热痰咳嗽,热毒泻痢,咽喉肿痛,痈疮疖肿,烫火伤,多种痛证,湿疹,皮肤瘙痒等。

评论2024-05-17

密毛桃叶珊瑚根
密毛桃叶珊瑚根,中药名。为山茱萸科桃叶珊瑚属植物密毛桃叶珊瑚AucubahimalaicaHook.f.etThoms.var.pilosissimaFangetSoong的根。植物密毛桃叶珊瑚,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通络止痛之功效。主治腰腿疼痛。

评论2024-05-17

鹅首马先蒿
鹅首马先蒿,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鹅首马先蒿PedicularischenocephalaDiels的花。分布于四川、西藏。具有利尿平喘,益阴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水肿,尿少,气喘,营养不良,骨髓炎引起的针刺样疼痛。

评论2024-05-17

毛叶三条筋
毛叶三条筋,中药名。为樟科山胡椒属植物香面叶Linderacaudata(Nees)Hook.f.的根、叶及树皮。分布于云南南部、广西西部。具有活血止血,理气止痛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外伤出血。

评论2024-05-16

廉姜
廉姜,中药名。为姜科植物华良姜Rhizoma Alpiniae Chinensis的根茎。具有温中消食,散寒止痛,活血,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胃寒冷痛,噎膈吐逆,腹痛泄泻,消化不良,风湿关节冷痛,跌打损伤,风寒咳喘。

评论2024-05-16

牛藤
牛藤,中药名。为木通科植物那藤(Stauntoniahexaphylla(Thunb.)Decne.)或尾叶那藤(StauntoniahexaphyllaDecne.var.urophylla.Hand.Mazz.)的茎和根。夏、秋季采,藤茎,去枝叶;根,去须根。洗净,待润透,切段或切片,晒干。那藤生于山谷林缘或山脚灌丛中,也有栽培于庭园中。尾叶那藤多生于山坡路旁或沟谷林缘灌丛中。那藤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尾叶那藤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味苦,性凉。归肝、膀胱经。具有祛风散瘀、

评论2024-05-16

牛藤果
牛藤果,中药名。为木通科植物那藤StauntoniahexaphyllaDecne.或尾叶那藤S.hexaphyllaDecne.var.urophyllaHand.-Mazz.的果实。那藤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尾叶那藤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解毒消肿,杀虫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疮痈,疝气疼痛,蛔虫病,鞭虫病等。

评论2024-05-16

« 上一页 2/3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