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朴消
朴消,中药名。为硫酸盐类芒硝话矿物硝或人工制品芒硝Mirabilite的粗制品。朴消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天津、山西、陕西、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泻热软坚,泻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常用于实热积滞,腹胀便秘,目赤肿痛,喉痹,痈疮肿毒,乳痈肿痛,痔疮肿痛,停痰积聚,妇人瘀血腹痛。

评论2024-05-18

半夏千里流水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半夏千里流水汤”。别名:半夏东流水汤、半夏汤。处方:半夏3两,宿姜3两,生地黄5两,酸枣仁5合,黄芩1两,远志2两,茯苓2两,秫米1升。功能主治:泻热。主胆腑实热,精神不守,腹中气满,饮食不下,咽干头重,洒洒恶寒,两胁胀痛。用法用量:半夏东流水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二)、半夏汤(《玉机微义》卷九)。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实则邪气之凑,热则阳气之……

评论2024-02-14

柴金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柴金汤”。处方:柴胡12克,滑石12克,鸡内金12克,白芍9克,黄芩9克,半复9克,枳实6克,川军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金钱草24克。功能主治:疏肝泻热,行气利胆。主肝经热甚,胆热犯胃。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评论2024-02-13

大陷胸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大陷胸丸”。处方:大黄25克 葶苈子17克(熬)芒消17克 杏仁17克(去皮、尖,熬黑)。功能主治:泻热开结,化饮通便。主结胸证,颈项强直,朐脘痞满,自汗出,大便不通,脉沉实者。用法用量:上四味,捣筛二味,纳杏仁、芒消,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1枚;别捣甘遂末1克,白蜜20毫升,用水200毫升,煮取100毫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再服,取下……

评论2024-02-08

大黄泻热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大黄泻热汤”。处方:大黄9克(细切,用水100毫升别渍一宿)泽泻 茯苓 黄芩 细辛 芒消各6克 甘草9克 橘皮6克。制法:上八味,哎咀。功能主治:主脾有实热,腹中热而切痛,舌强腹胀,身重,食不下。用法用量:用水700毫升,煮取350毫升,去滓,下大黄,更煎二沸,去滓;下芒消,分三服。处方:大黄3两(切,别渍),黄芩3两,泽泻3两,升麻3两,羚羊角4……

评论2024-02-08

大黄牡丹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大黄牡丹汤”。处方:大黄12克 牡丹3克 桃仁9克。瓜子12克 芒消9克。功能主治: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主肠痈初起,右少腹疼痛拒按,甚则局部有痞块,发热恶寒,自汗出,或右足屈而不伸,苔黄腻,脉滑数者。用法用量:上五味,用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纳芒消,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备注:本方治症属于热毒蕴结于肠,气血瘀滞不通而……

评论2024-02-08

二金泻热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二金泻热汤”。处方:金钗石斛2钱,茯苓5钱,泽泻2钱,白术2钱,贝母2钱,车前子2钱,牛膝1钱,金银花2两,黄柏2钱,防己5分,生甘草1钱。功能主治:腨上生疽。用法用量:水数碗,煎1碗,空腹服。

评论2024-02-06

复方大陷胸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复方大陷胸汤”。处方:大黄10~20克 川朴15~24克 枳实10克 芒消10~15克(冲服)甘遂末0.9~1.5克(冲服)。功能主治:泻热通下,行气逐水。治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肠腔积液较多;因腹腔炎症所致之肠麻痹。用法用量: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口服。注意:体虚无实邪者禁用。

评论2024-02-02

黄连上清膏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黄连上清膏”。处方:黄连2两7钱,黄芩11两,大黄11两,赤芍11两,生栀子3两4钱,川芎3两4钱,当归3两4钱,连翘3两4钱,菊花3两4钱,花粉3两4钱,甘草1两8钱,黄柏4两4钱,玄参(去芦)3两4钱,桔梗3两4钱,芥穗3两4钱,薄荷3两4钱,银花4两3钱,生石膏4两3钱。制法:上药切碎,水煎3次,分次过滤,去滓,取滤液合并,用文火煎熬浓缩至膏……

评论2024-02-01

黄连清胃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黄连清胃丸”。处方:炒山栀2两,连翘2两,大黄2两,黄芩2两,生石膏2两,丹皮2两,薄荷2两,知母3两,朴消1两,荆芥1两,生地1两,黄连1两,升麻1两,防风1两,当归尾1两,甘草1两,白芷1两,赤芍1两,玄参1两,花粉1两。制法:上为极细末,朴消煎水泛为小丸。功能主治:泻热解毒,清胃通便。主口燥舌干,两腮焮肿,牙齿疼痛,齿根溃烂,口流热涎,烦渴饮……

评论2024-02-01

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别名:耆芍桂酒汤(《金匮要略》卷中)。处方:黄耆15克 芍药9克 桂枝9克。功能主治:益气祛湿,和营泻热。治黄汗。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沉。用法用量:上三味,以苦酒200克,水1.4升相和,煮取600毫升,每次温服200毫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别名:耆芍桂酒汤、黄耆苦酒汤、苦酒汤、黄耆桂……

评论2024-01-31

清金止衄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清金止衄汤”。处方:桑白皮30克,黄芩10克,山栀炭10克,白茅根10克,茜草10克,侧柏叶10克,紫草10克,当归10克,旱莲草10克,怀牛膝6克。功能主治:清肺泻热,凉血止血。主肺热壅盛。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评论2024-01-21

龙胆泻肝汤合四逆散方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龙胆泻肝汤合四逆散方”。处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胆草12克,栀子10克,川军(后下)15克,石决明18克,车前子10克,甘菊15克,谷精草10克,密蒙花18克,丹皮10克,枣仁(炒)30克,丹参25克,川楝子10克,枳实10克,甘草10克,羚羊角粉(冲)2克。功能主治:泻热化湿,疏肝解郁。主肝经郁热,湿热蕴结。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评论2024-01-21

清热通淋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清热通淋汤”。处方:黄连6克 黄柏9克 胆草6克 焦栀9克 甘草梢6克 车前草9克。功能主治:清肝泻热,利水通淋。治妊娠肝经郁热,小便黄赤,艰涩不利,解时疼痛,频数而短,面色微红,头昏耳鸣,口苦而干,烦躁不安,大便燥结,带下黄色,舌红,苔厚黄而燥,脉滑数有力。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1-20

通窍解毒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通窍解毒汤”。处方:龙胆草6克,焦栀芩各10克,陈香蒿8克,紫背天葵20克,鲜鱼腥草30克,青娘子(糯米炒)5只,红娘子(糯米炒)5只,炮甲片8克,连皮桃仁10克,地鳖虫6克,地龙干6克,车前子18克。功能主治:清肝胆泻热毒,活血散结通窍。主肝胆热结,血瘀窍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昼夜2剂分4次服。

评论2024-01-18

双解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双解散”。处方:益元散210克 防风通圣散210克。制法:上药一处相和入拌匀。功能主治:疏风解表,通便泻热。治风寒暑湿、饥饱劳疫、内外诸邪所致恶寒发热。或小儿生疮疹,透发不快,有汗或无汗,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者。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入葱白15厘米,盐豉50粒,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温服。组成:防风通圣散、益元散各七两(各210克)……

评论2024-01-18

宣白承气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宣白承气汤”。处方:生石膏15克 生大黄9克 杏仁粉6克 栝楼皮4.5克。功能主治:清肺定喘,泻热通便。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大便闭结,脉右寸实大,证属肺气不降者。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先服200毫升,不知再服。组成:生石膏五钱(15克)、生大黄三钱(9克)、杏仁粉二钱(6克)、栝楼皮一钱五分(4.5克)。用法:用……

评论2024-01-18

新加黄龙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新加黄龙汤”。处方:细生地15克 生甘草6克 人参4.5克(另煎汁90毫升)生大黄9克 芒消3克 元参15克 麦冬(连心)15克 当归4.5克 海参(洗)2条 姜汁30毫升。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泻热通便。治阳明温病,应下失下,气液两亏,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神疲少气,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黄或焦黑燥裂。用法用量:水1.6升,煮取600毫升。先用……

评论2024-01-18

泻热半夏千里流水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泻热半夏千里流水汤”。处方:半夏 宿姜各9克 生地黄15克 酸枣仁9克 黄芩3克 远志 茯苓各6克 秫米6克。制法:上药八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胆腑实热,精神不守。用法用量:以长流水5升煮秫米,令蟹目沸,扬之三千遍,澄清,取900毫升煮药,煮取400毫升,分三次服。

评论2024-01-18

泻热栀子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泻热栀子散”。别名:栀子汤、黄芩栀子汤。处方:栀子仁1两,赤芍药1两,犀角屑1两,赤茯苓1两,黄芩1两,射干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胃实热,苦头痛,汗不出,状如温疟,唇口皆干,或生乳痈,及缺盆腋下肿。用法用量:栀子汤(《圣济总录》卷六十)、黄芩栀子汤(《普济方》卷三十五)。注意:忌炙爆热面。

评论2024-01-18

« 上一页 1/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