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白鹤丹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白鹤丹”。处方:白花蛇肉半两(酒浸,去皮,炙黄焦),白附子(生用)2个,僵蚕(去丝)、天南星(去皮,红酒煮)、天麻、轻粉。制法:上为末,法酒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慢脾风不醒,四肢冷,不食呕逆,渐生风疾。用法用量:方中僵蚕、天南星、天麻、轻粉用量原缺。

评论2024-02-16

补肝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补肝汤”。处方:山茱萸 甘草(炙)桂心各30克 细辛(去苗)茯苓 桃仁(麸炒,去皮、尖)柏子仁 防风各60克 川乌头(炮,去皮、脐)15克。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暖肝补虚。主肝经虚寒,胁满筋急,不得太息,寒热腹满,不欲饮食,悒悒不乐,肢冷腹痛,目视琉琉,或左胁偏痛,筋痿脚弱。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3枚,煎至160……

评论2024-02-16

八宝红灵丹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八宝红灵丹”。别名:绛雷(《随息居霍乱论》卷四)、八宝红灵散(《慈禧光绪医方选议》)、红灵丹(《湿温时疫治疗法》)。处方:朱砂30克(水飞)明雄黄18克 真麝香9克 冰片9克 硼砂18克 礞石12克 牙硝7.5克 小真金箔50张。制法:上药各研极细,再研匀,瓷瓶密贮。功能主治:霍乱痧胀,吐泻腹痛,肢冷脉伏,神志昏迷,或温病时疫,或暑月受热,或不服水……

评论2024-02-14

蚕矢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蚕矢汤”。处方:晚蚕沙15克 生苡仁 大豆黄卷各12克 陈木瓜9克 川黄连(姜汁炒)9克 制半夏 黄芩(酒炒)通草各3克 焦山栀4.5克 陈吴萸(泡淡)0,9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升清降浊。主湿热内蕴之霍乱,吐泻腹痛,肢冷转筋,口渴烦躁,目陷脉伏,舌苔厚黄而干,脉濡数或伏者。用法用量:地浆或阴阳水煎,稍凉徐服。

评论2024-02-14

参附龙牡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参附龙牡汤”。处方:参附汤加龙骨、牡蛎。功能主治:敛汗、潜阳,扶正固脱。主阴阳俱竭,阳越于上,汗出肢冷,面色浮红,脉虚数或浮大无根者。临床应用:中风阳脱证:某女,61岁,近10天来精神软弱,头痛加重,卧床不起。突然神志不清,小便失禁,大便数日未解,面色苍白,呼吸稍急促,冷汗淋漓,目合口开,呼吸低微,喉中痰呜,手撒肢冷,肢体软瘫,脉微欲绝,舌痿质淡。……

评论2024-02-13

独附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独附散”。处方:附子1个(炮,去皮脐)。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吐泻气脱,四肢冷,肚疼眼慢。用法用量:3岁每服1小钱,以水半盏,加生姜汁1蚬壳,大枣半枚,煎3分以下,水中顿冷,饥服。

评论2024-02-13

参桂鹿茸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参桂鹿茸丸”。处方:别直参5两,炙黄耆10两,党参10两,毛鹿茸5两,炙甘草5两,续断5两,炒冬术10两,茯苓8两,肉桂5两,当归10两,熟地12两,炒远志10两,枸杞子10两,肉苁蓉10两。制法:上为细末,炼密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虚损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食减便溏。用法用量:每次3钱,淡盐汤送下。处方:茯苓80两,白芍80两,熟地80……

评论2024-02-13

丁香温中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丁香温中丸”。处方:人参半两,白术半两,甘草半两,干姜(炮)半两,熟附子1分,丁香1分。制法: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呕吐泻痢,腹痛减食,四肢冷。用法用量:每服30丸,乳前米饮送下,每日2次。

评论2024-02-07

茯苓天麻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茯苓天麻汤”。处方:白术、苍术、人参、黄耆、明天麻、泽泻、茯苓、生姜、半夏、橘皮、焦山楂、神曲、炮干姜、黄柏(酒制)、麦芽(炒)。功能主治:口眼斜,仪容不正,厥阴头痛,颠倒眼黑,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或头痛、或身重,四肢冷;或恶心,气短语促。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2-06

附子温经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附子温经汤”。处方:黄耆、焦术、半夏、砂仁、炮姜、故纸、益智。功能主治:少阴寒证,背寒蜷卧,咽痛腹痛,肢冷下利,脉沉细。

评论2024-02-06

二补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二补汤”。处方:熟地35钱,当归(土炒)2钱,黄耆(蜜炒)2钱,枸杞2钱,甘草(炙)1钱半,杜仲(盐炒)2钱,枣皮1钱,白术1钱半,淮山药2钱,肉桂1钱,五味子13粒(微炒)。功能主治:阴阳两虚,六脉俱弱,夜热肢冷,失血便泄。用法用量:水煎服。 寒甚者,加附子1钱半;腹痛喜按者,加补骨脂(炒)1钱;泄者,加乌梅2个,肉豆蔻8分,当归或不用亦可;呕恶……

评论2024-02-06

复阳丹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复阳丹”。处方:荜澄茄 木香 干蝎 附子 硫黄 吴萸各15克 干姜3克。制法: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伤寒面青肢冷,心腹胀,脉沉细。用法用量:每30丸,姜汤送下,复以热酒投之取汗。处方:附子(制)炮姜 胡椒 北五味(炒)炙甘草各30克 白面60克(炒熟)。制法:上为末,和匀,入温汤捣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阴寒呕吐,泄泻腹痛,寒疝。……

评论2024-02-02

黄连和中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黄连和中汤”。处方:黄连1钱(吴萸7分拌炒),姜半夏1钱5分,茯神3钱,陈皮1钱,炙甘草5分,防风1钱5分,苍术1钱(米泔浸,炒),桂枝1钱,白芍(酒炒)2钱,干姜1钱,神曲2钱,藿香2钱。功能主治:湿霍乱。吐利并作,腹痛如绞,肢冷,汗出口渴。用法用量:加竹茹1团,乌梅1枚,水煎,温服。 如四肢转筋者,本方加泡淡附子3钱,木瓜2钱;如指甲青,唇吻青……

评论2024-02-01

黄芩定乱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黄芩定乱汤”。处方:黄芩1钱5分(酒炒),焦栀子1钱5分,香豉(炒)1钱5分,原蚕砂3钱,制半夏1钱,橘红(盐水炒)1钱,蒲公英4钱,鲜竹茹2钱,川连(姜汁炒)6分,陈吴萸(泡淡)1分。功能主治:温病转为霍乱,腹不痛而肢冷,脉伏;或肢不冷,而口渴苔黄,小水不行,神情烦躁。用法用量:阴阳水2盏,煎1盏,候温徐服。 转筋者,加生苡仁8钱,丝瓜络3线;溺……

评论2024-01-31

回阳救急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回阳救急汤”。处方:熟附子 干姜 人参 甘草 白术 肉桂 陈皮 五味子 茯苓 半夏。功能主治:温中散寒,回阳救逆。治寒邪宜中阴经,恶寒,四肢冷厥,战栗腹疼,吐泻不渴,蜷卧沉重,或手指甲唇青,或口吐涎沫,或脉来沉迟无力。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临卧入麝香0.1克调服。 呕吐涎沫或小腹痛,加盐炒吴萸;无脉者,加猪胆汁5毫升;泄泻不止……

评论2024-01-29

急救回阳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急救回阳汤”。处方:党参24克 附子24克(大片)干姜12克 白术12克 甘草9克 桃仁6克(研)红花6克。功能主治:回阳救逆,活血化瘀。治霍乱,上吐下泻,转筋,眼胞塌陷,汗出如水,肢冷如冰。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方中用大量参、附、姜,草回阳救逆,白术健脾补中,以助回阳之力,阳气衰则血不行,故佐桃仁、红花以通血脉。处方:潞党参24克 生山药30克……

评论2024-01-23

鹿角菟丝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鹿角菟丝丸”。处方:鹿角霜2两,菟丝子5钱,牡蛎5钱,白术5钱,杜仲5钱,莲须3钱,银杏5钱,芡实3钱。制法:上为细末,酒煮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肾温阳。主妇人白带清稀,久下不止,面色苍白,精神疲乏,形寒肢冷,头晕眩,心悸气短,腰痛如折,小便频数,五更泄泻,带不甚多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1日2次,空腹时盐汤送下。 寒甚者,加肉桂1钱,……

评论2024-01-21

燃照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燃照汤”。处方:草果仁3克 淡豆鼓9克 炒山栀6克 省头草4.5克 制厚朴3克 醋炒半夏3克 酒黄芩4.5克 滑石12克。功能主治:治暑秽夹湿,霍乱吐下,脘痞烦渴,外显恶寒肢冷者。用法用量:水煎,凉服。

评论2024-01-20

十华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十华散”。处方:五加皮、陈皮(去白)、干姜(炮)、甘草,各六两。桔梗、羌活、[黄芪]、肉桂(去粗皮)、苍术(去皮.炒),各八两八钱。附子六两,大川乌三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丈夫五劳七伤,浑身疼痛,四肢拘急,腰膝无力,脾元气虚,不思饮食,霍乱吐泻,四肢冷麻。兼解二毒伤寒,疗脚气流注肿痛,行步不得,及虚劳等患,并皆治之。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

评论2024-01-18

四神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四神丸”。处方:肉豆蔻(煨)200g 补骨脂(盐炒)400g 五味子(醋制)200g 吴茱萸(制)100g 大枣(去核)200g。性状:本品为浅褐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咸而带酸、辛。炮制: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200g,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功能主治: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用于命门火衰,脾肾虚……

评论2024-01-18

« 上一页 1/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