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茵陈茯苓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茵陈茯苓汤”。处方:茯苓 桂枝各30克 猪苓21克 滑石15克 茵陈60克。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治阴黄。病人五六日,脉沉细微,身温四肢冷,小便不利,烦躁而渴者。用法用量:每服15克,水煎服。

评论2024-01-18

再造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再造散”。处方:人参 黄耆 川芎 甘草 熟附子 桂枝 细辛 羌活 防风 煨生姜 芍药。功能主治:助阳解表。治阳虚外感。恶寒发热,寒重热轻,头痛项强,肢冷无汗,倦怠嗜睡,舌淡苔白,脉弱无力,或浮大无力。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加大枣2枚,煎至200毫升,温服。 夏日热甚,加黄芩、石膏。备注:方中参、耆、姜、桂、附子、甘草益气助阳;川芎、芍药、大……

评论2024-01-18

右归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右归丸”。处方:大怀熟地250克 山药120克(炒)山茱萸90克(微炒)枸杞120克(微炒)鹿角胶120克(炒珠)菟丝子120克(制)杜仲120克(姜汤炒)当归90克(便溏勿用)肉桂60克(可渐加至120克)制附子60克(可渐加至150~160克)。制法:上为细末,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温补肾阳。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神……

评论2024-01-18

右归饮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右归饮”。处方:熟地6~9克或加至30~60克 山药6克(炒)山茱萸3克 枸杞6克 甘草3~6克(炙)杜仲6克(姜制)肉桂3~6克 制附子3~9克。功能主治:温补肾阳。治肾阳不足,阳衰阴胜,腰膝瘦痛,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咳喘,泄泻,脉弱;以及产妇虚火不归元而发热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50毫升,空腹时温服。 如气虚血脱,或厥,或昏,或汗……

评论2024-01-18

硫附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硫附丸”。处方:生附子尖2个,蝎梢7个,熟硫黄1钱。制法:上为末,生姜汁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助胃回阳。主厥冷,兼治慢脾风,肢冷。用法用量:每服10丸,米饮送下。处方:附子1枚(重1两),粉甘草5钱,硫黄(矾制)5钱。制法:将附子、甘草同入童便内煮1日,以附子中心无白点为度,取出挖空,入硫黄在内,以木盖盖之,用面包裹,入火内煨熟去面,取硫附同捣……

评论2024-01-17

麻附细辛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麻附细辛汤”。处方:麻黄2钱,附子3钱,细辛1钱5分,甘草5分,人参2钱,黄连1钱,芍药1钱5分。功能主治:少阴伤寒,身发热,四肢冷,指甲青,腹痛脉沉。

评论2024-01-16

加减回阳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减回阳汤”。处方:潞参1两,附子片5钱,干姜3钱,白术5钱(土炒),上元桂1钱半(去皮,研),当归3钱(土炒),扁豆5钱(炒),半夏3钱,蔻米5分(研),茯神3钱,伏龙肝3钱。功能主治:霍乱,上吐下泻,转筋阴寒,眼胞塌陷,汗出如水,肢冷如冰。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1-16

加减益胃升阳渗湿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减益胃升阳渗湿汤”。处方:人参3钱,白术5钱,黄耆3钱,茯苓1钱,益智仁1钱,苍术1钱,泽泻1钱,附子5分,炮姜5分,炙甘草5分,升麻5分,防风5分。功能主治:脾虚不运,脉沉微,脾泄不止,日夜十二三行,面色黄白带青,两颐浮肿,四肢亦浮,小水不能独利,利必与大便并行,肠鸣四肢冷,口不渴,饮食大减,口唇龈内皆白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1-16

狗肉粥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狗肉粥”。处方:肥狗肉半斤。功能主治:温补脾肾,去寒助阳,轻身益气。主脾胃冷弱,肠中积冷,胀满刺痛。年老体衰,阳气不足,营养不良,畏寒肢冷,腰膝软弱。用法用量:以米、盐、豉等煮粥,频日吃12顿。注意:可供早、晚餐或点心,温热服食,尤以秋、冬季节为宜。发热期间忌服;在服食狗肉粥时,忌吃蒜、菱以及中药杏仁、商陆。疯狗肉不可食用。各家论述:《长寿药粥谱》……

评论2024-01-16

« 上一页 2/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