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丹参饮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丹参饮”。处方:丹参30克 檀香 砂仁各30克。功能主治:主心痛、胃脘诸痛。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服。

评论2024-02-07

丹蒜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丹蒜丸”。处方:独蒜(去衣)50个(捣烂),黄丹(炒,研,飞过)。制法:上药和匀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疟疾多痰,及胃脘疼痛等。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淡醋汤调下。宜端午日合。

评论2024-02-07

大丁香煮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大丁香煮散”。别名:十味丁香煮散、丁香煮散。处方:丁香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高良姜(锉,油炒)1两,红豆(去皮)1两,益智仁1两,青橘皮(去白)1两,陈橘皮(去白)1两,甘草(炙)1两,胡椒半两。功能主治:脾经受冷,胃脘停寒,胸膈痞闷,腹胁攻刺疼痛,痰逆恶寒,咳嗽中满,脏腑虚鸣,饮食减少,四肢逆冷。脾胃伤冷,中脘痞滞,胃口宿……

评论2024-02-07

发火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发火汤”。处方:柴胡3克 甘草3克 茯神9克 炒枣仁9克 当归9克 陈皮9克 神曲3克 炒栀子3克 白芥子6克 白术6克 广木香末1.5克 远志3克。功能主治:主火郁为病,少气,胸、胁、腹背、面目、四肢填塞愤懑,时而呕逆,咽喉肿痛,口舌干苦,胃脘上下忽时作痛,或腹中暴痛,目赤头晕,心热烦闷,懊侬善暴死,汗濡皮毛,痰多稠浊,两颧红赤,身生痱疮。用法用……

评论2024-02-02

扶阳助胃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扶阳助胃汤”。别名:扶阳益胃汤(《金匮翼》卷六)。处方:干姜(炮)4.5克 拣参 草豆蔻仁 甘草(炙)官桂 白芍药各3克 陈皮 白术 吴茱萸各),5克 黑附子(炮,去皮)6克 益智仁1.5克。制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药理作用:方中附子、干姜、官桂、吴茱萸、草豆蔻、益智仁扶阳散寒;人参、白术、甘草健脾益胃;芍药缓急止痛;陈皮理气和胃。诸药合用,共奏……

评论2024-02-02

矾砒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矾砒丸”。处方:明矾半斤,白砒4两。制法:上为细末,火煅过,烟尽为度,为末,滴水为丸。功能主治:痢疾,水泄,胃脘痛,癣疥,坐板及黄水疮等。用法用量:痢疾,冷水送下7丸;水泄,木瓜汤送下7丸;胃脘痛,炒栀子汤送下;久患足上顽疮,擂末搽之;笔圈癣,皮略擦破,用末搽之;9种心痛,牡蛎粉冷水调服7丸;疥疮、坐板及黄水疮,用腊猪油调搽。注意:忌搽头上疮,及服……

评论2024-02-02

黄连六一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黄连六一汤”。别名:黄连六一散。处方:黄连6钱,甘草(炙)1钱。制法:上细切,作1服。功能主治:因多食煎煿烧饼热面之类,以致胃脘当心而痛,或呕吐不已,渐成反胃。用法用量:黄连六一散(《济阳纲目》卷七十二)。

评论2024-02-01

黑枣胡椒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黑枣胡椒散”。处方:大黑枣(去核)。制法:上每个中间加入胡椒7粒,仍将枣包好,炭火上煅焦黑存性,研末。功能主治:治心口胃脘痛。用法用量:每服0.9~1.2克,用陈酒送下,三四服必愈。加木香、枳壳、红花、当归、五灵脂少许更妙。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医学从众录》卷三补。处方:大黑枣(去核,每个中间入胡椒7粒,仍将枣包好,炭火上煅焦黑存性)。制……

评论2024-02-01

黑逍遥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黑逍遥散”。处方:柴胡 白芍 归身 白术 茯苓 甘草 熟地。功能主治:养血疏肝,健脾和中。治肝郁血虚,胁痛头眩,或胃脘当心而痛,或肩胛绊痛,或时眼赤痛,连及太阳;及妇人郁怒伤肝,致血妄行,赤白淫闭,沙淋崩浊。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血热,加丹皮;阴虚,加牡蛎。备注:本方乃《局方》逍遥散加熟地而成。方中熟地、当归、白芍滋阴养血,柔肝缓急为……

评论2024-02-01

甘露饮子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甘露饮子”。别名:甘露饮、大甘露饮。处方:生干地黄(焙)、熟干地黄(焙)、天门冬、麦门冬(各去心,焙)、枇杷叶(去毛)、黄芩(去心)、石斛(去苗)、枳壳(麸炒,去瓤)、甘草(锉,炒)、山茵陈叶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润肺利咽;滋阴清热,行气利湿。主心胃之热上冲,牙龈、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湿热黄疸,阴虚盗汗,胃脘疼痛;又……

评论2024-02-01

猴头健胃灵胶囊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猴头健胃灵胶囊”。处方:猴头菌培养物浸膏、海螵蛸、延胡索(制)、白芍(制)、香附(制)、甘草(制)。性状: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黄色的粉末;气芳香,味甜、微苦。炮制:上六味,猴头菌培养物浸膏系取猴头菌培养物,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4(7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70℃)……

评论2024-01-29

红花苏木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红花苏木汤”。处方:苏木、红花、桃仁、穿山甲、玄胡索、牡丹皮、红曲、香附、番降香、麦芽、通草、山楂、蒲黄、赤芍。功能主治:因跌扑、负力,或大怒,或饮热,或吐衄血不尽,以致死血留于胁下,胃脘、腹中作疼,痛有常处,一块不移,日轻夜重,喜热恶冷,口干,或口中血腥气,午后微热,脉粗涩或芤者。用法用量:加酒、醋、韭汁,水煎服。

评论2024-01-29

灵脾肉桂酒(治疗胃脘痛药酒配方)
灵脾肉桂酒主治脾肾两虚,脘腹冷痛,食欲不佳,腰酸体弱。

评论2024-01-28

玫瑰露酒(治疗胃脘痛药酒配方)
玫瑰露酒主治肝胃不和所致胃脘胀痛或刺痛、连及两胁,嗳气频繁,食欲不振等症。

评论2024-01-28

和中蠲痛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和中蠲痛汤”。处方:草豆蔻(须用建宁者,无则用白豆蔻)、山楂、香附、川芎、半夏、苍术、厚朴、缩砂、枳实、炮姜。功能主治:一切胃脘暴痛。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评论2024-01-28

和胃平肝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和胃平肝丸”。处方:川楝子15两,枳壳(炒)10两,木香8两,厚朴(炙)6两,橘皮8两,砂仁8两,茯苓10两,豆蔻仁6两,沉香10两3钱,片姜黄10两,玄胡(炙)10两,白芍12两,佛手5两,檀香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1钱5分,朱砂为衣,蜡管封固。功能主治:平肝舒气,和胃止痛。主两胁胀满,胃脘刺痛,呕逆嘈杂,嗳气吞酸。用法用量:每服2丸……

评论2024-01-28

和胃饮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和胃饮”。处方:陈皮1钱半,厚朴1钱半,干姜(炮)12钱,炙甘草1钱。功能主治:寒湿伤脾,霍乱吐泻,及痰饮水气,胃脘不清,呕恶胀满,腹痛等证。孕妇胃寒气实,胎气上逼者。用法用量:此即平胃散之变方也。凡呕吐等症,多有胃气虚者,一闻苍术之气亦能动呕,故以干姜代之。 此方凡藿香、木香、丁香、茯苓、半夏、扁豆、砂仁、泽泻之类,皆可随宜增用之;若胸腹有滞,而……

评论2024-01-28

降霜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降霜丸”。处方:黑豆49粒,绿豆49粒,百草霜5钱,硼砂2钱,朱砂2钱,牙消1钱,嫩儿茶1钱,滴乳香1钱,川黄连1钱(擂末)。制法:乌梅肉捣烂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生津助液,润燥滋枯,攻逐结痰,以通咽路。主火烈金囚,水源枯涸,咽嗌干燥,胃脘闭塞,先反胃而渐噎膈者。用法用量:每用1丸,不时噙化。

评论2024-01-25

韭汁牛乳饮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韭汁牛乳饮”。处方:韭菜汁60毫升 牛乳60毫升。功能主治:治胃脘有死血,干燥枯槁,食下作痛,翻胃便秘。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汁10毫升,和匀温服。处方:韭汁、牛乳各等分。功能主治:胃脘有死血,干燥枯槁,食下作痛,翻胃便秘者。用法用量:时呷之。各家论述:1.《医方考》:韭汁味辛,消瘀行血,牛乳甘温,能养血润燥;2.《医方论》韭汁去瘀生新,又能开通胃气……

评论2024-01-25

化瘀止血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化瘀止血汤”。处方:丹参、赤芍、茜草、三七、降香。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血降逆。主胃脘血瘀吐血,血色紫,挟有瘀块,多伴胃脘刺痛,疼处固定,拒按,面色暗晦,脉涩。

评论2024-01-25

« 上一页 2/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