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审因论治脘痛

评论2024-05-31

调理脾治厌食

评论2024-05-31

经方治疗溃疡

评论2024-05-31

使用经方治疗

评论2024-05-31

栲栗
栲栗,中药名。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栲CastanopsischinensisHance的种子。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西南部及云南等地。具有补肾,健胃之功效。常用于肾虚,痿弱,消瘦乏力。

评论2024-05-20

柠檬桉叶
柠檬桉叶,中药名。为桃金娘科植物柠檬桉EucalyptuscitriodoraHook.f.[E.maculataHook.var.citriodora(Hook.f.)Bailey]的叶。柠檬桉叶栽培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具有散风除湿,健胃止痛,解毒止痒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风湿骨痛,胃气痛,食积,痧胀吐泻,痢疾,哮喘,疟疾,疮疖,风疹,湿疹,顽癣,水火烫伤,炮弹伤。

评论2024-05-20

楠木皮
楠木皮,中药名。为樟科植物楠木PhoebezhennanS.LeeetF.N.Wei的树皮。楠木皮分布于陕西、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暖胃和中降逆之功效。常用于霍乱吐泻转筋,胃冷吐逆,足肿。

评论2024-05-20

南烛叶
南烛叶,中药名。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VacciniumbracteatumThunb.的叶或枝叶。南烛根分布于华东、中南至西南以及台湾等地。具有益肠胃,养肝肾之功效。常用于脾胃气虚,久泻,少食;肝肾不足,腰膝乏力,须发早白。

评论2024-05-20

茅栗叶
茅栗叶,中药名。为葫壳斗科植物茅栗CastaneaseguiniiDode的叶。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山西、陕西、台湾等地。具有消食健胃之功效。用于消化不良。

评论2024-05-20

丽江青木香
丽江青木香,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厚叶川木香Dolomiaeaberardioidea(Franch.)Shih的根。分布于四川、云南。具有理气,健胃,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脘腹疼痛,胁痛,消化不良,慢性胃肠炎,痢疾。

评论2024-05-20

栲栗
栲栗,中药名。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栲CastanopsischinensisHance的种子。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西南部及云南等地。具有补肾,健胃之功效。常用于肾虚,痿弱,消瘦乏力。

评论2024-05-20

鳡鱼
鳡鱼,中药名。为鲤科鱤鱼属动物鱤鱼Elopichthysbambusa(Rich)的肉,主要分布于北至南平原地区的河流中。具有暖中益胃功效,用于食之已呕。

评论2024-05-19

酒饼婆
酒饼婆,中药名。为番荔枝科植物紫玉盘UvariamicrocarpaChamp.exBenth.[U.macrophyllaRoxb.var.microcarpa(Champ.exBenth.)FinetetGagnep.]的根和叶。分布于广东、海南和广西。具有祛风除湿,行气健胃,止痛,化痰止咳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痛,跌打损伤,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咳嗽痰多。

评论2024-05-19

竻慈姑
竻慈姑,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刺芋Lasiaspinosa(L.)Thwai.的根茎或全草。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健胃消食之功效。常用于热病口渴,肺热咳嗽,小便黄赤,肾炎水肿,白带,风湿痹痛,跌打肿痛,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小儿头疮,胎毒,痄腮,淋巴结结核,痈肿疮疖,毒蛇咬伤。

评论2024-05-18

冷蕨
冷蕨,中药名。为鳞毛蕨科植物宝兴耳蕨Polystichummoupinense(Franch.)Bedd.的全草。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具有和胃,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胃病,食物中毒。

评论2024-05-18

鹅肉
鹅肉,中药名。为鸭科动物家鹅Ansercygnoidesorientalis(L.)的肉。以华东、华南地区饲养较多。具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之功效。常用于虚羸,消渴。

评论2024-05-18

« 上一页 1/12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