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败酱草散”。处方:败酱草3两(炒黑),炒生地5两,当归身3两(醋炒),小川芎1两,白芍药2两(炒),川续断3两(炒灰),甜竹茹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产后冲任脉虚,蓄泄无权,血露日久不止,脉虚数。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煎,去滓温服。各家论述:生地滋血凉血,炒松能止暗渗之血;当归养血荣经,醋炒能归经络之血;小川芎入血海以升阳,白芍药敛阴血以止漏……
评论2024-02-27
补肺清金饮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补肺清金饮”。处方:淮山药9克 北沙参9克 麦冬6克 杏仁6克 楼皮9克 茯苓6克 橘红3克 川石斛9克 毛燕6克 莲子10粒(去心)大贝6克。功能主治:主小儿鸡胸、龟背,脉虚数,身热少食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2-25
除烦宁燥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除烦宁燥汤”。处方:生地2钱,麦冬3钱,枣仁2钱,人参1钱,茯神1钱,知母1钱5分,五味子3分。功能主治:劳烦过度,忧虑伤神,血少液枯,肾衰水涸,而致虚劳烦热,内热口渴,神昏躁妄,脉虚数无力。各家论述:麦冬、五味、人参、生脉散也,生津液而补接元气,同知母以清金水之化源;烦热者则神不宁,心血必亏,以生地、麦冬、枣仁、茯神补血安神。
评论2024-02-14
参附龙牡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参附龙牡汤”。处方:参附汤加龙骨、牡蛎。功能主治:敛汗、潜阳,扶正固脱。主阴阳俱竭,阳越于上,汗出肢冷,面色浮红,脉虚数或浮大无根者。临床应用:中风阳脱证:某女,61岁,近10天来精神软弱,头痛加重,卧床不起。突然神志不清,小便失禁,大便数日未解,面色苍白,呼吸稍急促,冷汗淋漓,目合口开,呼吸低微,喉中痰呜,手撒肢冷,肢体软瘫,脉微欲绝,舌痿质淡。……
评论2024-02-13
磁石荠苨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磁石荠苨丸”。处方:煅磁石2两,熟地4两,人参1两半,鹿茸2两,荠苨2两,茯苓1两半,大豆3两,元参1两半,地骨1两半,石斛1两半,花粉1两半,沉香3钱,猪肾1对。制法:上为末,煮烂猪肾,捣蜜为丸。功能主治:强中消渴,不交精泄,脉虚数细滑者。用法用量:每服5钱,空心沸汤送下。各家论述:阳虚热炽,阳强不能统运津液以上敷下蛰,故消渴于上,精泄于下。磁石……
评论2024-02-13
冬地百部饮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冬地百部饮”。处方:干地黄4钱,天麦冬3钱,广百部3钱,生枇杷叶5钱,浙贝3钱,女贞子3钱,旱莲草3钱,苇根3钱。功能主治:养阴润肺。主产前身体素弱,宿有潮热咳嗽,间或咯血;产后潮热加剧,面热颧赤,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咳嗽痰少,唇燥舌红,苔黄口干,脉虚数。用法用量:水煎,微温服。 舌上无苔,舌质嫩红,加生谷芽5钱,知母3钱。
评论2024-02-07
二地二冬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二地二冬汤”。处方:生地5钱,麦冬3钱(去心),熟地5钱,天冬3钱(去心)。功能主治:阴虚肺燥,干咳虚烦,脉虚数者。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各家论述:阴虚肺燥,干咳无痰,此水不配火,而金水不能相生焉,故口燥心烦不已。生地滋阴以壮九天之水,而心火降;熟地补肾以滋九地之阴;而肾水升;天冬清心滋水;麦冬润肺生津。务使水升火降,则燥润咳除,而心烦口燥,无……
评论2024-02-06
固真饮子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固真饮子”。处方:人参1钱,山药1钱,当归1钱,黄耆1钱,黄柏1钱,熟地黄1钱半,白术5分,泽泻5分,山茱萸5分,补骨脂5分,五味子10粒,陈皮8分,茯苓8分,杜仲7分,甘草7分。功能主治:养气血,理脾胃,充腠理,补五脏。主阴阳两虚,气血不足,饮食少,五心热,自汗,日晡潮热,精气滑脱,行步无力,腰胯酸痛,泄泻,脉沉弱;嗽少痰多,或干咳,或气血精神不……
评论2024-02-01
橘皮竹茹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橘皮竹茹汤”。别名:竹茹汤(《医学入门》卷七)、陈皮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五)。处方:橘皮12克 竹茹12克 大枣5枚 生姜9克 甘草6克 人参3克。功能主治:理气降逆,益胃清热。治久病体弱或吐下后胃虚有热,气逆不降,呃逆或呕吐,舌嫩红,脉虚数。用法用量:上药六味,以水一升,煮取3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三次服。处方:赤茯苓(去皮)橘皮(去白……
评论2024-01-23
石斛清胃方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石斛清胃方”。处方:石斛 茯苓 橘皮 枳壳 扁豆 藿香 丹皮 赤芍各等份 甘草减半。制法:上药为散。功能主治:清胃生津,健脾凉血。治麻疹后期,胃热津伤,脾气虚弱,呕吐,不欲饮食,口干作渴,舌质红,苔薄腻,脉虚数。用法用量:每服9~12克,加生姜1片,水煎服。备注:方中石斛清胃经虚热,并有生津之功;配以扁豆、甘草、藿香、茯苓健脾和胃;橘皮、枳壳理气化……
评论2024-01-20
桃花粥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桃花粥”。处方:人参9克 炙甘草9克 赤石脂18克(细末)白粳米30克。功能主治:益气涩肠,治温病七八日以后,脉虚数,舌绛苔少,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身虽热者。用法用量:用水2升,先煮参、草,得1升,去滓,再入粳米,煮得600毫升,纳石脂末9克,顿服之。利不止,再服200毫升,如上法;利止后停服。 先因过用寒凉,脉不数,身不热者,加干姜9克。处方……
评论2024-01-18
炙甘草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炙甘草汤”。别名:复脉汤(《伤寒论》)。处方:甘草12克(炙)生姜9克(切)人参6克 生地黄30克 桂枝9克(去皮)阿胶6克 麦门冬10克(去心)麻仁10克 大枣30枚(擘)。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滋阴复脉。治气虚血弱,虚羸少气,心悸心慌,虚烦失眠,大便干结,舌质淡红少苔,脉结代;虚劳肺痿,久咳不止,涎唾甚多,咽燥而渴,痰中有血,心悸、心烦,少气,失……
评论2024-01-18
资生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资生汤”。处方:生山药(一两) 玄参(五钱) 于术(三钱) 生鸡内金(二钱.捣碎) 牛蒡子(三钱.炒捣)。功能主治:治劳瘵赢弱已甚,饮食减少,喘促咳嗽,身热脉虚数者,亦治女子血枯不月。用法用量:热甚者加生地黄五六钱。处方:生山药30克 玄参15克 于术9克 生鸡内金(捣碎)6克 牛蒡子(炒,捣)9克。功能主治:补脾健胃,润肺止咳,治劳瘵羸弱已甚,饮……
评论2024-01-18
麦门冬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麦门冬汤”。处方:麦门冬60克 半夏9克 人参6克 甘草4克 粳米6克 大枣12枚。功能主治:清养肺胃,降逆下气。治肺痿。肺胃津伤,虚火上炎,咳唾涎沫,气逆而喘,咽干口燥,舌干红少苔,脉虚数者。用法用量:上六味药,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备注:方中重用麦门冬滋养肺胃,清降虚火为君;人参益气生津为臣;半夏降逆化痰为佐;甘草、大枣、粳……
评论2024-01-16
加减归芍地黄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减归芍地黄汤”。处方:生地5钱,萸肉3钱,山药3钱(炒),茯苓1钱半,当归3钱,丹皮1钱半,白芍1钱半(炒),麦冬3钱(去心),五味1钱半。功能主治:交接出血,脉虚数者。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各家论述:阴虚阳浮,经气不固,而经血易动,故交接出血。生地滋阴壮水,萸肉秘气涩精,山药补脾阴,茯苓和脾气,当归养血以资血室,白芍敛阴以固冲任,丹皮平相火……
评论2024-01-16
加味二黄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加味二黄散”。处方:生地黄3钱,熟地黄3钱,旱莲草3钱,女贞子3钱,白术2钱。功能主治:养血滋阴。主妊娠血虚,胎漏下血,量少色淡,头晕目眩,手心热,心烦、腹微痛,舌质红,苔薄黄,脉虚数而滑。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评论2024-01-16
归连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归连丸”。处方:黄连4分,黄柏2两,当归2两,黄芩2两,阿胶2两(炙),熟艾1两。制法:上为散。以醇醋2升。煮胶烊,下药煮;为丸,如大豆大。功能主治:清热养阴。主阴虚五色痢;孕妇赤痢,腹痛,胎下堕,脉虚数者。用法用量:每服78分,饮送下,日2夜1服。 若产妇痢,加蒲黄1两,蜜和为丸。各家论述:《医略六书》:当归养血脉以养胎,阿胶养阴血以止痢,黄连清……
评论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