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味温胆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十味温胆汤”。处方:半夏(汤洗七次)枳实(去瓤,切,麸炒)陈皮(去白)各90克 白茯苓(去皮)45克 酸枣仁(微炒)大远志(去心,甘草水煮,姜汁炒)北五味子 熟地黄(切,酒炒)条参各30克 粉草15克。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
评论2024-01-18
阴旦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阴旦汤”。处方:芍药 甘草各6克 干姜 黄芩各9克 桂心12克 大枣4枚。功能主治:温阳解肌,发表除烦。治伤寒肢节疼痛,内寒外热,虚烦。用法用量:上六味药,哎咀。以水1升,煮取5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日三夜二服。覆令小汗。
评论2024-01-18
小草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小草汤”。处方:小草 黄耆(去芦)当归(去芦,酒浸)麦门冬(去心)石斛(去根),酸枣仁(炒,去壳)各30克 人参 甘草(炙)各15克。功能主治:治虚劳忧思过度,遗精白浊,虚烦不安。用法用量:上药嚼咀,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评论2024-01-18
香朴饮子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香朴饮子”。处方:人参(去芦)、茯苓(去皮)、炙甘草、紫苏、泽泻、香薷、半夏麹、白扁豆、乌梅肉、木瓜、厚朴(姜制),各二钱。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伏热吐泻,虚烦闷乱。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一个,煎至一钟,食前服。
评论2024-01-18
五石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五石丸”。处方:紫石英(细研,水飞)45克 钟乳石粉45克 白石英45克(细研,水飞过)赤石脂30克(细研)石膏30克(细研,水飞过)五味子30克 熟干地黄45克 麦门冬45克(去心,焙)黄耆30克(锉)白茯苓30克 白术30克 当归30克(锉,微炒)人参30克(去芦、头)甘草(炙微赤,锉)桂心30克 芎藭30克。制法:上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都研……
评论2024-01-18
中满分消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中满分消汤”。处方:川乌 泽泻 黄连 人参 青皮 当归 生姜 麻黄 柴胡 干姜 荜澄茄各0.6克 益智仁 半夏 茯苓 木香 升麻各0.9克 黄耆 吴茱萸 厚朴 草豆蔻仁 黄柏各15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中满寒胀,寒疝,腹中冷,心下痞,大小便不通,四肢逆冷,食入反出,虚烦躁动,下肢不收。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空腹时热服。……
评论2024-01-18
栀子升麻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栀子升麻汤”。别名:栀子升麻散(《世医得效方》卷一)。处方:栀子10枚(切碎)升麻4.5克 生地黄25克(切碎用)柴胡(去芦)石膏各7.5克。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清解肌热。治三月间至夏月发伤寒、温热病。虚烦潮热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频服。病不解,更作。
评论2024-01-18
栀子豆豉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栀子豆豉汤”。处方:肥栀子(四个) 香豉(半两)。功能主治: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及发颠倒,心中懊憹,此药主之。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先将栀子煎至八分,入豉同煎至七分。不拘时服。
评论2024-01-18
栀子豉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栀子豉汤”。处方:栀子9克(劈)香豉4克(绵裹)。功能主治:清热除烦。治发汗吐下后,余热郁于胸膈,身热懊憹,虚烦不得眠,胸脘痞闷,按之软而不痛,嘈杂似饥,但不欲食,舌质红,苔微黄,脉数。用法用量:以水400毫升,先煮栀子,得250毫升,纳鼓煮取150毫升,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止后服。备注:方中栀子味苦性寒,泄热除烦,降中有宣;香豉体轻气……
评论2024-01-18
炙甘草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炙甘草汤”。别名:复脉汤(《伤寒论》)。处方:甘草12克(炙)生姜9克(切)人参6克 生地黄30克 桂枝9克(去皮)阿胶6克 麦门冬10克(去心)麻仁10克 大枣30枚(擘)。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滋阴复脉。治气虚血弱,虚羸少气,心悸心慌,虚烦失眠,大便干结,舌质淡红少苔,脉结代;虚劳肺痿,久咳不止,涎唾甚多,咽燥而渴,痰中有血,心悸、心烦,少气,失……
评论2024-01-18
陟厘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陟厘丸”。处方:水中陟厘5两,汉中木防己6两,紫石英3两,厚朴1两,陇西当归4两,黄连2两,三岁醇苦酒5升,上好豉3升。制法:上以苦酒2升渍防己令极润,出之,留苦酒;以利刀切防己,厚令1分,须厚薄均匀;将板瓦置炭火上,瓦上铺厚纸,防己放上炙,依次翻动,使其色槁燥;再渍入余苦酒中,又出之,放瓦上熬之,如此以熬尽苦酒为度,勿令火猛,徐徐熬令极燥,与前药……
评论2024-01-18
养正丹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养正丹”。别名:交泰丹。处方:水银、硫黄(研细)、朱砂(研细)、黑锡(去滓.称.与水银结砂),各一两。炮制:上用黑盏一只,火上熔黑锡成汁,次下水银,以柳枝子搅匀,次下朱砂,搅令不见星子,放下少时,方入硫黄末,急搅成汁和匀。如有焰,以醋洒之,候冷取出,研如粉极细,用糯米粉煮糊为圆,如绿豆大。每服二十圆,加至三十粒,盐汤下。功能主治:却邪辅正,助阳接真……
评论2024-01-18
夜交藤粥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夜交藤粥”。处方:夜交藤60克 粳米50克 大枣2枚 白糖适量。制法:取夜交藤用温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克,煎取药汁约300克,加粳米、白糖、大枣,再加水200克煎至粥稠,盖紧焖5分钟即可。功能主治:养血安神,祛风通络。适用于虚烦不寐、顽固性失眠、多梦症以及风湿痹痛。用法用量:每晚睡前1小时,趁热食,连服10天为一疗程。
评论2024-01-18
油煎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油煎散”。处方:五加皮、牡丹皮、赤芍药、当归(去芦),各一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妇人血风劳,形容憔悴,肢节困倦,喘满虚烦,吸吸少气,发热汗多,口干舌涩,不思饮食。 常服能肥妇人,其效妙甚。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水一盏,将青铜钱一文,蘸油入药,煎七分,温服,煎不得搅,吃不得吹,日三服。
评论2024-01-18
牛黄清心圆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牛黄清心圆”。处方:白芍药、麦门冬(去心)、黄芩、当归(去苗)、防风(去苗)、白术,各一两半。柴胡、桔梗、芎、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黄.别研),各一两二钱半。神曲(研)、蒲黄(炒)、人参(去芦),各二两半。羚羊角末、麝香(研)、龙脑(研),各一两。肉桂(去粗皮)、大豆黄卷(碎炒)、阿胶(碎炒),各一两七钱半。白干姜(炮)七钱半,……
评论2024-01-17
硫鲤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硫鲤丸”。处方:大鲤鱼1个(去头皮),硫黄1两。制法:将鱼劈开,入硫黄在内,黄泥固济,火煅烟尽,研为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下疽生虫,所下如柿汁臭秽,心中(疒丂)痛闷绝,虚烦。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
评论2024-01-17
羚羊角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羚羊角丸”。处方:羚羊角(七钱半) 防风(去芦.七钱半) 汉防己(去皮.七钱半) 白芍药(七钱半) 白茯苓(去皮.七钱半) 独活(去芦.七钱半) 酸枣仁(炒.七钱半) 麦门冬(去心.七钱半)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七钱半) 槟榔(一两) 人参(去芦.一两) 附子(炮.去皮脐.一两) 干熟地黄(一两) 川芎(半两) 桂心(半两) 栢子仁……
评论2024-01-17
莲肉粥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莲肉粥”。处方:莲子粉15克 粳米30克 红糖适量。制法:将上3味同入砂锅内煎煮,煮沸后即改用文火,煮至粘稠为度。功能主治: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适用于高血压及脾虚泄泻、肾虚不固、遗精、尿频及带下、心悸、虚烦失眠等。用法用量:可随意服食。注意:凡有外感或实热证者不宜服。处方:豮猪肚1具(洗净),人参5钱,干姜1钱(炮),葱白5茎(去须叶),……
评论2024-01-17
妙香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妙香散”。处方:麝香(别研)一钱,木香(煨)二两半,山药(姜汁炙)、茯神(去皮.木)、茯苓(去皮.不焙)、黄蓍、远志(去心.炒),各一两;人参、桔梗、甘草(炙),各半两;辰砂(别研)三钱。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心气不足,志意不定,惊悸恐怖,悲忧惨戚,虚烦少睡,喜怒不常,夜多盗汗,饮食无味,头目昏眩。常服补益气血,安神镇心。用法用量:……
评论2024-01-16
秘传玉锁丹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秘传玉锁丹”。处方:茯苓(去皮)四两,龙骨二两,五倍子六两。炮制:上为末,水糊为圆。功能主治:治心气不足,思虑太过,肾经虚损,真阳不固,漩有遗沥,小便白浊如膏,梦寐频泄,甚则身体拘倦,骨节酸疼,饮食不进,面色黧黑,容枯肌瘦,唇口干燥,虚烦盗汗举动乏力(一本尚有“此药性温不热,大有神效”十字)。用法用量:每服四十粒,空心用盐汤吞下,日进三服。
评论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