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专科首页 专科分类 切换频道

血常规报告单专家经典解读

2024-01-21 09:55常规体检

血常规检查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是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这三个系统进行检测与分析,这对了解疾病的发展程度有很大帮助。通过血常规筛查检测是否有贫血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白血病、等和血液有关的一些疾病。血常规检测结果是否准确跟进食是没有关系的,因此血常规检查不需要空腹

血常规报告单专家经典解读

三分类血液分析仪将白细胞分为三大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中间细胞)。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同时可把中间细胞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血常规报告单专家经典解读

一、红细胞系统(反应供氧状态)

红细胞在常规化验英文常缩(RBC),呈中央凹圆饼状,直径均为9微米,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因而使血液呈红色,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
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称为贫血。红细胞大量被破坏可引起溶血性黄疸。血红蛋白中有铁元素,所以贫血的人宜多吃铁含量丰富的食物和蛋白质,从而达到补血的作用。

1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Hb)生理性↑↑:

①常见于大量出汗,②长时间不喝水,③高原居民,④胎儿和新生儿,⑤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浴后等;

血红蛋白(Hb)病理性↑↑:

①连续呕吐,②反复腹泻,③大面积烧伤或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尿崩症等,④也可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病,也见于某些肿瘤,肾脏疾病(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血红蛋白(Hb)生理性↓↓:

降低主要是反应贫血的情况,根据数值判断贫血的程度。孕妇在妊娠中后期、老年人或6个月-2岁婴幼儿会有正常的生理性降低,婴幼儿主要因为生长发育迅速而引起的造血系统造血的相对不足。妊娠中期和后期由于妊娠血容量增加而使血液被稀释。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降低,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血红蛋白(Hb)病理性↓↓:

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因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的贫血,(缺铁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海洋性贫血,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生物性和化学性等因素也可致溶血性贫血。

2红细胞(RBC)

红细胞(RBC)↑↑

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另外还有某些肿瘤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RBC)↓↓

红细胞减少既提示贫血或大量失血。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3红细胞比容(HCT)

红细胞所占全血的百分比就是红细胞比容。HCT的测定有助于了解红细胞的增多与减少,临床上常用于了解脱水病人的血液浓缩程度,作为计算补液量的参考。

HCT降低与各种贫血有关,因为红细胞体积大小不同,红细胞比容的改变并不与红细胞数量平行,需同时测定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并用于计算红细胞各项平均值才有参考价值。

4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常见于大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叶酸,维生素B12缺乏)。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常见于小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这3种平均值,是根据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比容结果计算出来的,对贫血的鉴别有一定的价值。

5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反应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简而言之,是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客观指标。一般通过RDW和MCV这两个参数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二、白细胞系统(反应免疫状态)


1白细胞(WBC)

白细胞生理性↑↑

妊娠期(特别是妊娠20周后),新生儿及激烈运动过后,冷热水浴后、紫外线照射、妇女月经期和排卵期、情绪激动。


白细胞病理性↑↑

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恶性肿瘤、大出血、中毒等。

白细胞↓↓

①病毒感染;②放化疗的影响;③再生障碍性贫血;④长期接触放射线;⑤免疫系统衰弱;⑥药物引起。

2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生理性↑↑

①婴儿;②妊娠后期妊及分娩时,女性黄体期;③皮质激素、肾上腺治疗后;④激烈运动。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

①常见细菌感染、炎症或骨髓增殖症;②急性出血和急性溶血之后;③代谢性疾病(痛风危象、糖尿病酸中毒、肾功能不全);④变态反应和各种中毒。中性粒细胞↓↓:①病毒感染、伤寒、副作寒病;②可能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3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

①病毒感染、某些血液病和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②感染性疾病(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③血液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等);③急性传染病恢复期;④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期等。

淋巴细胞↓↓

①可能有免疫缺乏病;②再生障碍性贫血;③急性感染症的初期,中性粒细胞增加;④应用化学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接触放射线等。

4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①变态反应(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过敏性肺炎、神经血管性水肿等);②皮肤病(牛皮癣、湿疹、疱疹样皮炎、霉菌性皮肤病等);③寄生虫病(钩虫病、绦虫病等);④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⑤X线照射后、脾切除、传染病恢复期等。

嗜碱性粒细胞↑↑

①可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②骨髓纤维化症、慢性溶血及脾切除后;③癌转移、铅及铋中毒等。单核细胞↑↑:①可见于亚急性心内膜炎、疟疾;②急性感染恢复期;③活动性肺结核等。

三血小板系统(反应凝血状态)


血小板它在正常血液中有较恒定的数量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血小板减少容易造成出血,但是血小板过多不易于血液流动,容易造成血液凝固,进而发生血栓的机会增加。


血小板(PLT)↑↑

①脾摘除术后、急性大出血、溶血等;②可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③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


血小板(PLT)↓↓

①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②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③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


◆◆总 结◆◆

综上所述,所谓的升高和降低常指显著的变化,轻微的变化多则没有诊断意义,如有不适需及时就医。


临床常见典型血项组合(分辨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①白细胞 ↑ 中性粒细胞 中性百分比 淋巴细胞 淋巴百分比 【细菌感染】


②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中性百分比 淋巴细胞 淋巴百分比 【病毒感染】


当今“三素一汤”泛滥的时代,通过检查血常规分辨机体是否属于细菌感染,是否可以避免用到抗生素,尤为重要。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心音体检注意事项及意义
心音(heart sound)指由心肌收缩、心脏瓣膜关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大动脉壁等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它可在胸壁一定部位用听诊器听取,也可用换能器等仪器记录心音的机械振动,称为心音图。

评论2025-04-01

肺部听诊体检注意事项及意义
肺部听诊是诊察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不仅要求医生熟练掌握听诊技术,还要注意病外杂音的干扰。

评论2025-04-01

肝脏触诊体检注意事项及意义
肝脏触诊是指用于检查肝脏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方法。肝脏触诊主要用于了解肝脏下缘的位置和肝脏的质地、边缘、表面及搏动等。

评论2025-04-01

四肢关节体检注意事项及意义
四肢,指人的双上肢和双下肢的合称。其中上肢可分为肩、臂、肘、前臂、腕和手部,下肢包括臀部、股部、膝部、胫部和足部的关节位置。

评论2025-04-01

氧化压力分析(血液)
氧化压力是体内自由基过多与抗氧化物不足所产生的结果,现代人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饮食不当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经常会让身体处于高氧化压力状态。85%的慢性疾病,例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疲劳症、眼睛黄斑部退化等都与氧化压力有关。评估身体氧化压力状态及抗氧化储存量,有助于了解疾病问题的根源,量身订作个人化营养治疗方案。

评论2025-04-01

糖尿病肾病风险评估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因此及时防治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意义重大。糖尿病肾病风险评估是通过检测一系列代谢性相关指标,评估糖尿病肾病风险,积极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对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评论2025-04-01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风险评估
      糖尿病心血管病包括糖尿病心肌病变、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高血压以及冠状动脉心脏病变。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2-3倍,无论在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以及患病率等方面糖尿病性心脏病均较非糖尿病冠心病更为复杂。糖尿病心血管病变风险评估是通过检测一系列心血管相关指标,评估血管腔狭窄或闭塞而导致心、脑、肾及周围血管缺血性病变的风险,有利于采取有效措施延迟和降低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率。

评论2025-04-01

全身PETCT检查
PET采用正电子核素作为示踪剂,通过病灶部位对示踪剂的摄取了解病灶功能代谢状态,可以宏观的显示全身各脏器功能,代谢等病理生理特征,更容易发现病灶;CT可以精确定位病灶及显示病灶细微结构变化; PET/CT融合图像可以全面发现病灶,精确定位及判断病灶良恶性,故能早期,快速,准确,全面发现病灶。PET犹如大海中的航标,CT犹如航行图,从而能准确,迅速找到目标。

评论2025-04-01

特色亚健康及心理情绪检测
其实心理亚健康对于人体的影响同样是十分大的,所以一定要在生活中注意心理的变化,及时的进行调节。

评论2025-04-01

神经心理发育测试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神经心理发育也是很重要的,家长在关注儿童身体成长的同时,也该关注一下儿童的神经和心理发育。心理也需要健康发育,如果儿童心里不健康是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的

评论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