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世龙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是一种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临床表现为非对称性进行性肢体无力,以远端受累为主,电生理检查在1根或多根运动神经上存在持续性多灶性传导阻滞,而感觉神经没有或轻微受累。现代医学对该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推测可能与空肠弯曲菌感染有关。1988年,Pestronk等首次报道此病患者血清中抗神经节苷脂克Ml抗体水平升高,应用免疫治疗可使症状有所改善,提示病变可能是由免疫介导的,故检测血清抗神经节苷脂克Ml抗体有助于该病的诊断。本病在中医属“中风”范畴,正虚而外感六淫、内生五邪均可引发本病。笔者临床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加葛根汤、当归四逆汤合方加减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病案举例
某男,47岁,工人。2008年11月11日初诊。右侧上下肢运动乏力1年。患者于2007年11月初在寒冷气候下从事建筑施工,随即出现右侧上肢乏力,尔后渐渐下肢亦出现乏力,患侧肢体感觉正常,饮食安和,二便调,时而夜卧不宁。体格检查:右侧上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痛、温觉灵敏。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缓。头颅CT:未见异常。西医诊断:多灶性运动神经病。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风寒阻络)。治以温阳散寒,行痹通脉。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加葛根汤、当归四逆汤合方加减:黄芪30克,葛根30克,桂枝10克,当归15克,丹参30克,白芍10克,独活10克,羌活10克,细辛3克,通草10克,大枣5枚,炙甘草6克。5剂,每日1剂,水煎3次,温服。
11月17日二诊:患者服药后感觉患侧肢体稍微松爽,乏力无变化,余症同前。上方加制天南星10克。5剂,煎服法同上。
11月22日三诊:本次服药至第3剂,即感患侧肢体较过去有力,右侧上下肢肌力接近5级,舌脉同上。上方去天南星,加怀牛膝10克。5剂,煎服法同上。
其后,患者按是方进退续服40剂,肢体运动恢复正常。
按:该患者发病过程表明,其病因劳累先伤正气,复被风寒邪气侵袭,风寒偏着肢体一侧,凝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故取治疗“血痹”之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太阳中风兼太阳经气不舒之桂枝加葛根汤与治疗“手足厥寒证”之当归四逆汤合方,更加善走肌表而祛上下寒邪的独活、羌活和活血祛瘀行痹之丹参,使在表之顽风积寒仍从表出,在里之脉络气血得以畅通。气血周流,肢体得养,是故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