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德西 河南省中医院
何某,男,38岁,于2010年6月就诊,以恶寒为主诉就诊。自述恶寒3年,尤以背部恶寒为甚,观其形体肥胖,面色白润,语音洪亮,但口中有秽浊之气。舌质暗红,舌下静脉略有迂曲,舌苔白腻而厚润,脉象沉弦而细。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8年。曾在省市级医院治疗,多按阳虚论治,服用附子、干姜温阳剂数十剂,附子曾用到30~60克,但恶寒症状未见好转。笔者仔细分析,认为此属痰湿与瘀血互结证,应以健脾化湿与活血化瘀并用,佐以辛温通络之味,以求络脉通畅,阳气温运,恶寒症状或可减轻。
方选桂枝茯苓丸合苓桂术甘汤加减,处方:茯苓15克,桂枝10克,生白术15克,桃仁10克,牡丹皮15克,赤芍30克,细辛3克,炒白芥子10克,橘红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二诊:上方服用10剂,恶寒略感减轻,继用上方,加当归10克,以冀温通血脉。
三诊:服用10剂,恶寒已去大半,但夜间时时汗出,背部有微风吹拂之感,上方去白芥子,加入浮小麦30克,以炒白芍30克易赤芍。
四诊:服用7剂,汗出已止,恶寒症状消失。继用桂枝汤加防风,处方为:桂枝10克,炒白芍10克,防风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6克,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一剂,建议服用20剂以调和营卫,巩固疗效。一个月后来诊,恶寒告愈,改为治疗“乙肝”为主。
从病人的形体与治疗经过可知,其“恶寒”绝非阳虚所为,必然另有原因可查。笔者想起《伤寒论》的恶寒症,有恶寒表证,如麻黄汤证、大青龙汤证;有恶寒里证,如四逆汤证、附子汤证,等等。此例恶寒3年,绝非恶寒表证;用附子辈扶阳方药治疗数月无效,可见亦非四逆理中之里证。从其形体上看,应为痰湿之体,而舌苔厚腻与脉象沉细及舌下静脉迂曲,更能说明湿浊内阻与血脉不通为其病机。立法应以健脾化湿与活血化瘀来通其阳气,以解恶寒之苦。《金匮要略》之桂枝茯苓丸则具有温阳活血与化湿的双重作用,经方苓桂术甘汤则是健脾化湿的代表方剂,故取两方治之。加入辛温通络之细辛、白芥子,意在加强温运通络的功效,橘红温而不燥,化湿通络作用较强,当归温经而活血,诸药共奏健脾化湿、活血化瘀、辛温通络之功,使得郁结在里的阳气达于肌表,温于四肢,所以仅服月余,其效如其所料。从此例可知,仅举一症,而忽略辨证,便以为“寒者热之”可愈,那只是抓着了表面,只有抓着“证侯”,才能正确立法用药。“用药容易认证难”,并非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