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豉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葱豉汤”。别名:葱白豉汤(《类证活人书》卷十九)。处方:葱白3枚 豉6克。功能主治:通阳发汗。主外感初起,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者。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煮取100毫升,顿服取汗。 服药后未出汗,加葛根6克,升麻9克,如仍不汗,更加麻黄6克。处方:连须葱白30克 淡豆豉10克 生姜3片 黄酒30克。制法:将葱白、淡豆豉、生姜加水500克,煎沸……
评论2024-02-14
参连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参连散”。处方:人参、黄连(共为细末)各等分,麝香少许,冰片少许。功能主治:疙瘩翻。先寒后热,浑身发疙瘩,赤紫黑色,渐至大,恶寒发热。处方:人参半两,胡黄连半两,黄连(去须)半两,丹砂(研)1两,雄黄(研)1两。制法:上为散,用猪胆1枚取汁和药,却入胆中,挂于风道。一月取下,去胆皮再研极细。功能主治:急劳。寒热潮发,肌热,心烦不安。用法用量:每服1……
评论2024-02-13
寸金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寸金丸”。别名:返魂丹、再生丸、追命丹、延寿丸、来苏丸、知命丸、得道丸(《御药院方》卷十)、黍米寸金丹(《外科正宗》卷一)。处方:蟾酥6克 全头蜈蚣7个(头尾全用,半酥炙黄色)狗宝30克 狗胆1个(干者)南乳香3克 腻粉3克 雄黄3克 鲤鱼胆1个(干者)麝香0.3克 没药3克 粉霜9克 硇砂15克 乌金石3克 黄腊9克 人乳60毫升。制法:上药除黄……
评论2024-02-13
柴葛解肌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柴葛解肌汤”。别名:葛根解肌汤(《古今医鉴》卷三)、柴胡解肌汤(《万病回春》卷二)。处方:柴胡 干葛 甘草 黄芩 芍药 羌活 白芷 桔梗 石膏。功能主治:解肌清热。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恶寒发热,头痛肢酸,目疼鼻干,眼眶疼痛,心烦不眠,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等见有上述症状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之……
评论2024-02-13
独参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独参汤”。处方:大人参20~30克(去芦)。制法:上药叹咀。功能主治:补气固脱。主诸般失血与疮疡溃后,气血俱虚,面色苍白,恶寒发热,手足清冷,自汗或出冷汗,脉微细欲绝者。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枣子5个,同煎至150毫升,随时细细服之。令患者熟睡一觉。处方:高丽参。功能主治:喉证,亢阳飞越,痰如拽锯。用法用量:浓煎,加姜汁、竹沥冲服。处方:人参3……
评论2024-02-13
冲和顺气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冲和顺气汤”。别名:升麻白芷汤。处方:葛根1钱半,升麻1钱,防风1钱,白芷1钱,黄耆8分,人参7分,甘草4分,芍药3分,苍术3分。功能主治:内伤脾气,恶寒发热,食少便溏。用法用量:升麻白芷汤(《古今医鉴》卷九)。各家论述:《上古天真论》云:阳明脉衰于上,面始焦。始知阳明之气不足,故用本方助阳明生发之剂,以复其色。《内经》曰: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以升……
评论2024-02-13
参桂饮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参桂饮”。处方:条参5钱,银花2钱,法夏(姜汁炒)2钱,僵蚕(姜汁炒)2钱,肉桂5分(去皮),陈皮1钱,砂仁(姜汁炒)1钱,粉草1钱,生姜3片。功能主治:白喉寒证渐重。白见于关内,成点成块,或满喉俱白,色如凝膏,喉内淡红微肿,时痛时止,头项强痛,身重,恶寒发热、咳嗽结胸,声低痰壅,舌苔白而厚,不思饮食,目眩,倦卧,或手足冷逆欲吐,腹痛。用法用量:水……
评论2024-02-13
参艾饮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参艾饮”。处方:条参4钱,前胡2钱,法夏(姜汁炒)2钱,僵蚕(姜汁炒)2钱,桔梗2钱,银花3钱,陈皮1钱,枳壳1钱,粉草1钱,艾叶3片。功能主治:白喉寒证初起。寒邪在表,见白于关内或关外,色必明润而平,满喉淡红,微肿略痛,头痛,恶寒发热,饮食如常,舌苔白,二便和。用法用量:水煎服。
评论2024-02-13
参苏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参苏丸”。处方:党参75g 紫苏叶75g 葛根75g 前胡75g 茯苓75g 半夏(制)75g 陈皮50g 枳壳(炒)50g 桔梗50g 甘草50g 木香50g。性状:为棕褐色的水丸;气微,味微苦。炮制: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30g、大枣30g,分次加水煎煮,滤过。取上述粉末,用煎液泛丸,干燥,即得。功能主治:疏风散寒,祛痰止咳……
评论2024-02-13
定喘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定喘汤”。别名:千金定喘汤(《寿世保元》卷三)。处方:白果21枚(去壳,炒黄色,分破)麻黄 款冬花 桑皮(蜜炙)各9克 苏子6克,法制半夏(如无,甘草煎汤,泡七次)9克 杏仁(去皮、尖)黄芩(微炒)各4.5克 甘草3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宜肺平喘,清热化痰。主风寒外束,痰热壅肺,哮喘咳嗽,痰稠色黄,胸闷气喘,喉中有哮鸣声,或有恶寒发热,舌苔……
评论2024-02-08
度瘴发汗青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度瘴发汗青散”。别名:度瘴散。处方:麻黄2两半,桔梗1两,细辛1两,吴茱萸1两,防风1两,白术1两,乌头1两6铢,干姜1两6铢,蜀椒1两6铢,桂心1两6铢。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伤寒,赤色,恶寒发热,头痛项强,体疼。兼辟时行病。用法用量:度瘴散(《外台》卷一引《崔氏方》)。注意:忌猪肉、生葱、生菜、桃李、雀肉等。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度瘴青散……
评论2024-02-08
葛根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葛根汤”。处方:葛根12克 麻黄9克(去节)桂枝6克(去皮)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芍药6克 大枣12枚(擘)。功能主治:发汗解毒,升津舒筋。治外感风寒表实,恶寒发热,头痛,项背强几几,身痛无汗,腹微痛,或下利,或干呕,或微喘,舌淡苔白,脉浮紧者。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痢疾以及关节痛等病证见上述症状者。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1升,先煮麻……
评论2024-02-02
活血化痰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活血化痰汤”。处方:陈皮、半夏、白茯苓、甘草、大腹皮、枳壳、木香、玄胡、归尾、黄芩。功能主治:青筋。恶寒发热,状似风寒,但胸腹作痛,遍身发麻,或唇口作麻。此因郁怒伤肝,木邪贼土,触动湿痰,气逆而血亦逆,故令痛胀欲死,脉来洪数。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陈皮、半夏(姜炒)、白茯苓(去皮)、甘草各等分。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活血化痰、调经。主……
评论2024-01-29
荆防败毒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荆防败毒散”。处方: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枳壳 茯苓 防风 荆芥 桔梗 川芎各4.5克 甘草15克。功能主治:疏风解表,败毒消肿。治凤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苔白,脉浮者;疮肿初起,见表寒证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温服。处方:荆芥、防风、薄荷、连翘、甘草、桔梗、蝉蜕、前胡、花粉。功能主治:麻疹初起。用法用量:加灯……
评论2024-01-24
菊花茶调散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菊花茶调散”。处方:菊花 川芎 荆芥 细辛 甘草 防风 白芷 薄荷 羌活 僵蚕 蝉蜕。制法:上研为末。功能主治:疏风止痛,清利头目。治外感风邪,偏正头痛,或巅顶痛,恶寒发热,头晕目眩,舌淡苔薄白微黄,脉浮者。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茶清调服。处方:菊花2两,川芎2两,荆芥穗2两,羌活2两,甘草2两,白芷2两,细辛1两(洗净),防风(去芦)1两半,蝉……
评论2024-01-24
解肌透痧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解肌透痧汤”。处方:荆芥穗4.5克 净蝉衣2.4克 嫩射干3克 生甘草1.5克 粉葛根6克 熟牛蒡6克 轻马勃2.4克 苦桔梗3克 前胡4.5克 连翘壳6克 炙僵蚕9克 淡豆豉9克 鲜竹茹6克 紫背浮萍9克。功能主治:解肌透痧,宜肺利咽。治痧麻初起,恶寒发热,咽喉肿痛,妨于咽饮,遍体酸痛,烦闷呕恶。用法用量:水煎服。 如呕恶甚,苔白腻,加玉枢丹1.……
评论2024-01-24
姜朴汤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姜朴汤”。处方:干姜(炮)1钱,厚朴1钱,人参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陈皮5分,枳实5分,羌活5分,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夏秋暑热过食冷物茶水,以伤其内,过乘凉风以伤其外,致恶寒发热,胸膈饱闷,饮食不进,或吐泻,此内外俱寒冷也。用法用量:水2盏,姜3片,水煎服。处方:高良姜1两,厚朴5钱,生姜3钱。功能主治:霍乱腹痛欲呕。用法用量:水煎,冷服。
评论2024-01-23
急救丸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急救丸”。别名:霍乱急救丸。处方:人中黄3两(一方用甘草1两),天竺黄2两,麝香1钱,白僵蚕1两,防风1两,全蝎1两,荆芥1两。制法:上为极细末,水为小丸,朱砂为衣。功能主治:解热镇痛,消暑镇痉。主夏日中暑,头痛身热,恶寒发热,上吐下泻,四肢厥冷,腹中绞痛,周身抽搐,瘟疫发斑,小儿痘疹,红白痢疾,惊风。用法用量:霍乱急救丸(原书抚顺方)。注意:忌食……
评论2024-01-23
普济消毒饮子处方用法用量及主治功能
中药方剂“普济消毒饮子”。别名:普济消毒饮(《景岳全书》卷五十七)。处方:黄芩 黄连各15克 橘红(去白)玄参 生甘草各6克 连翘 黍粘子 板蓝根 马勃各3克 白僵蚕(炒)2.1克 升麻2.1克 柴胡6克 桔梗6克(一方有人参9克)。制法:上药哎咀,如麻豆大。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散邪。治风热疫毒上攻,致患大头瘟,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
评论202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