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专科首页 专科分类 切换频道

高考体检的5大注意事项

2023-11-13 13:34体检百科

高考体检注意事项一:体检程序早知道

高考体检的主要程序包括:各县市区招生办制订体检日程安排———各报名点组织考生参加体检———体检医生按体检项目和工作操作规程对考生进行体检———主检医师做出总检结论———体检医院负责将体检表汇总后交考生所在报名点———各报名点对考生体检表进行复查,检查是否有漏填、漏检或体检结论不明确的,若发现问题可由报名点通过县市区招生办与体检医院(体检站)联系复查。

高考体检注意事项二:体检前注意饮食,不要服用保健品

体检前注意饮食,不吃辛辣、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不饮酒,避免做剧烈运动;注意休息,保证良好的睡眠,防止感冒,尽量不要服用药物、保健品,因为它们可能引起转氨酶增高等症状,影响体检结果。

轻度色觉异常(色弱)、色觉异常II度(色盲)等疾病不是通过锻炼和治疗能够改变的。有此类情况的考生也不必烦恼。填报志愿时避开限报的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这样既能够保证正常学习,又能够避免毕业后选择工作的麻烦。

有高血压家族史和体形较胖的考生要注意血压的情况。平时要测一测自己的血压,如果血压高应在医生指导下系统治疗,有些是非药物治疗就可以控制的,如低盐饮食、消除紧张情绪、适当体育运动等。

高考体检注意事项三:感冒要主动说明

体检时患感冒或其他疾病,正在服药治疗的,要主动向体检医生说明,以免影响体检结果;由于精神紧张等原因,造成血压超过正常标准或心率过快等情况,考生须及时向体检医生说明,在体检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休息后再重新进行检查。考生还要注意检查体检表所列项目是否已检查完毕,不要漏项。要注意及时了解自己的单项体检情况,发现与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一致的,要及时向医生提出来并核准,对体检结果有疑问的,须通过带队老师与体检医院进行反映、协调。是否重新检查须听从体检医院的安排。

高考体检注意事项四:最好穿宽松衣物

体检时,衣着尽量宽松,以便穿脱;克服紧张心理,防止由于紧张、担心而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过速等现象的发生。安排抽血检查时考生应空腹,抽血后拇指按压针眼处,不要揉擦,不要用抽血的上肢测量血压;抽血后如有不适,要就地倚靠、坐下或平卧休息,抽血当日上肢不要做剧烈运动。

高考体检注意事项五:有异议可提申请,批准后进行复查

考生要详细了解自己体检表的各项内容。因为考生体检表上记录了考生本人的各项体检结果,并针对考生体检中的问题提出了填报志愿的有关指导意见,对考生了解自身身体情况和填报志愿有参考作用。体检结束后,考生须主动向所在中学或县市区招生办查询体检结果。考生如对体检结果有异议,应于体检结束一周内向体检站提出申请,经体检小组批准后,进行复查。考生对复检结果仍有疑义的,可通过县市区招生办向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提出专项复检申请,按规定的程序和时间到指定的医院进行专项复检。体检结论以在规定时间进行体检和复查后的结论为准。未在规定时间之内进行体检、复查、仲裁的结果一律不作为录取依据。

(责任编辑:zxwq)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心音体检注意事项及意义
心音(heart sound)指由心肌收缩、心脏瓣膜关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大动脉壁等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它可在胸壁一定部位用听诊器听取,也可用换能器等仪器记录心音的机械振动,称为心音图。

评论2025-04-01

肺部听诊体检注意事项及意义
肺部听诊是诊察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不仅要求医生熟练掌握听诊技术,还要注意病外杂音的干扰。

评论2025-04-01

肝脏触诊体检注意事项及意义
肝脏触诊是指用于检查肝脏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方法。肝脏触诊主要用于了解肝脏下缘的位置和肝脏的质地、边缘、表面及搏动等。

评论2025-04-01

脾脏触诊体检注意事项及意义
脾脏触诊检查是用于检查腹部脾脏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方法。正常情况下脾脏不能触及。一旦触及,即提示脾脏肿大至正常2-3倍。临床上以双手触诊法应用居多。患者仰卧,两腿稍屈曲,医生左手绕过患者腹前方,手掌置于其左胸下部分第9-11肋处,将后胸向前推动并与拇指共同限制胸廓运动。右手掌平放于脐部,自脐平面开始触诊,与左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如同触诊肝脏一样,配合呼吸,逐步向上,迎触脾尖,直至左肋缘。在脾脏轻度肿大而仰卧位不易触到时,可嘱患者取右侧卧位,双下肢屈曲,再用双手触诊容易触及。

评论2025-04-01

四肢关节体检注意事项及意义
四肢,指人的双上肢和双下肢的合称。其中上肢可分为肩、臂、肘、前臂、腕和手部,下肢包括臀部、股部、膝部、胫部和足部的关节位置。

评论2025-04-01

氧化压力分析(血液)
氧化压力是体内自由基过多与抗氧化物不足所产生的结果,现代人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饮食不当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经常会让身体处于高氧化压力状态。85%的慢性疾病,例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疲劳症、眼睛黄斑部退化等都与氧化压力有关。评估身体氧化压力状态及抗氧化储存量,有助于了解疾病问题的根源,量身订作个人化营养治疗方案。

评论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