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专科首页 专科分类 切换频道

体检是踏入健康的第一步!

2024-06-04 09:08婚前体检

  男科体检不同于常规体检

  近年来,到男科医院进行专项体检的人数较从前有所上升,说明男性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但不同年龄段对健康体检的重视程度差异显著,尤其是青年男性对体检没有足够重视,又说明对健康体检的误区仍然存在。

  提起健康检查,不少男性认为自己身体好好的没有必要检查。其实,主观感觉没有疾病并不可靠。没有明显的不舒服,不等于健康,许多男科疾病在初期可能没有任何不适,因此不能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感觉,感觉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通过健康体检发现自身的潜在健康问题,为疾病的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提供依据。体检是一个初步筛查的过程,它和有了明显不适感觉再去医院检查确诊是两回事,常见病可通过常规体检被发现,由于男科疾病通常病因较复杂,因此普通的常规体检往往无能为力。男性朋友在没有主观症状的情况下,应通过针对性的专项检查发现自己的健康隐患。而有男科疾病病史的患者,对于医生提出的复查建议,切不可忽视。

  年轻男性不应忽略体检

  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加上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如前列腺疾病等原本在中老年才经常出现的疾病现在都呈现低龄化的趋势。而年轻人往往以为自己的身体很好,体检是上了年纪的人才需要。实际上在体检中发现,自己的健康状况原来不容乐观。定期体检关系到每个年龄段人群的健康,年轻人同样不能忽视。这样可以对身体状况有所了解,能够小病早治疗大病早预防,不至于小病积累成大病。

  有不少患者往往在一次治疗后,感觉自己身体没有大病,就觉得万事大吉,认为这一次的结果能管很长时间。而实际上,人的身体是一个动态系统,每天都在不停地发生着细微的变化。一次治疗的结果并不具有长期的意义,因为有些疾病如不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很容易反复发作,而且症状不明显,让人很难察觉,一旦察觉可能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男性体检应坚持定期进行,目的在于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以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体检是健康管理的开始

  男性不要等患病后再到医院之后去进行检查,应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如发现问题,及时对病症进行持续性的关注和治疗。其作用不仅在于患病后的治疗性干预,还在于疾病尚未出现但已有危险信号时的预防性干预,在于针对疾病早期危险因素的纠正和克服,这也是目前倡导的健康管理的理念。

  专家特别提醒说,体检是健康管理的开始,体检后应根据医师的建议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保管好体检报告,在复诊时请医生对体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能够发现健康状况的变化,确定疾病的治疗程度与倾向,尽早防治,根据身体的变化制订合理的健康促进计划,并持之以恒地实施,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健康体检]更多精彩

7种疼痛需警惕 发现应立即就医

做好胃镜体检的前后工作

怎样从B超单上判断宝宝性别!

中年人体检应注意查餐后血糖

体检前吃豆制品将产生假象

                                                                     (编辑:徐少华)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心音体检注意事项及意义
心音(heart sound)指由心肌收缩、心脏瓣膜关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大动脉壁等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它可在胸壁一定部位用听诊器听取,也可用换能器等仪器记录心音的机械振动,称为心音图。

评论2025-04-01

肺部听诊体检注意事项及意义
肺部听诊是诊察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不仅要求医生熟练掌握听诊技术,还要注意病外杂音的干扰。

评论2025-04-01

肝脏触诊体检注意事项及意义
肝脏触诊是指用于检查肝脏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方法。肝脏触诊主要用于了解肝脏下缘的位置和肝脏的质地、边缘、表面及搏动等。

评论2025-04-01

脾脏触诊体检注意事项及意义
脾脏触诊检查是用于检查腹部脾脏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方法。正常情况下脾脏不能触及。一旦触及,即提示脾脏肿大至正常2-3倍。临床上以双手触诊法应用居多。患者仰卧,两腿稍屈曲,医生左手绕过患者腹前方,手掌置于其左胸下部分第9-11肋处,将后胸向前推动并与拇指共同限制胸廓运动。右手掌平放于脐部,自脐平面开始触诊,与左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如同触诊肝脏一样,配合呼吸,逐步向上,迎触脾尖,直至左肋缘。在脾脏轻度肿大而仰卧位不易触到时,可嘱患者取右侧卧位,双下肢屈曲,再用双手触诊容易触及。

评论2025-04-01

四肢关节体检注意事项及意义
四肢,指人的双上肢和双下肢的合称。其中上肢可分为肩、臂、肘、前臂、腕和手部,下肢包括臀部、股部、膝部、胫部和足部的关节位置。

评论2025-04-01

氧化压力分析(血液)
氧化压力是体内自由基过多与抗氧化物不足所产生的结果,现代人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饮食不当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经常会让身体处于高氧化压力状态。85%的慢性疾病,例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疲劳症、眼睛黄斑部退化等都与氧化压力有关。评估身体氧化压力状态及抗氧化储存量,有助于了解疾病问题的根源,量身订作个人化营养治疗方案。

评论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