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郁金
郁金,中药名。为姜科姜黄属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姜黄C.longa L.、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 S.G.Lee etC.F.Liang或蓬莪术C.phaeocaulis Val.的干燥块根。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的功效。主治气滞血瘀痛证,热病神昏,癫痫痰闭,吐血,衄血,倒经,尿血,血淋,肝胆湿热黄疸、胆石症。

评论2024-05-08

豆蔻
豆蔻,中药名。为姜科姜科豆蔻属植物白豆蔻Amomun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或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的干燥成熟果实。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的功效。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评论2024-05-08

砂仁
砂仁,中药名。为姜科砂仁属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var.xanthioides T.L.Wu et Senjen或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L.Wu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的功效。主治脾胃气滞、湿阻中焦、脾胃虚寒、呕吐泻泄、胎动不安、妊娠恶阻等。

评论2024-05-08

姜黄
姜黄,中药名。为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主治气滞血瘀痛证,风湿痹痛。

评论2024-05-07

沉香
沉香,中药名。为瑞香科沉香属植物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 Roxb.及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含有树脂的木材。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的功效。主治寒凝气滞之胸腹胀痛、胃寒呕吐、肾虚作喘等。

评论2024-05-07

薄荷
薄荷,中药名。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地上部分。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评论2024-05-07

川芎
川芎,中药名,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肝血瘀阻之胸胁刺痛、瘀血阻滞之跌仆损伤、疮疡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恶露不行、多种头痛和风湿痹痛等。

评论2024-05-07

鳖甲煎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鳖甲煎丸”。处方:鳖甲90克(炙)乌扇22.5克(烧)黄芩22.5克 柴胡45克 鼠妇22.5克(熬)干姜22.5克 大黄22.5克 芍药37.5克 桂枝22.5克 葶苈7.5克(熬)石韦22.5克(去毛)厚朴22.5克 牡丹37.5克(去心)瞿麦15克 紫葳22.5克 半夏7.5克 人参7.5克 蟅虫37.5克(熬)阿胶37.5克(炙),蜂窠30……

评论2024-02-27

补经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补经汤”。处方:人参、白术、川芎、香附、当归、熟地、元胡、肉桂、吴萸、砂仁、茯神、沉香、阿胶、黄耆、小茴、陈皮、白芍。功能主治:血癖,经行气血虚弱,血海寒冷,经水不调,心腹疼痛,带下如鱼脑或米泔,错杂不分,信期淋漓不止,面黄肌瘦,四肢无力,头晕眼花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处方:当归7分,鹿茸(酥炙)7分,香附(童便制)7分,白芍6分,川芎6分,熟地6……

评论2024-02-16

保生大佛手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保生大佛手汤”。处方:当归1两5钱,川芎1两,杜仲1两,甘草5钱,香附5钱,阿胶5钱(溶化入),熟艾5钱。功能主治:大补气血,行气止痛。主妇人怀孕,或从高坠下,致伤胎气,腹痛见血;或举重用力,便有筑磕伤胎之患,以致胎动下血不止,或胎死腹中。用法用量:水煎成入胶,分2次服。 如胎不死,痛不止,血仍下者,乃伤胎之外络或腰胁间血也,稍加乳香5分,没药5分……

评论2024-02-14

八仙丹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八仙丹”。处方:大黄6克,金银花120克,当归尾30克,玄参60克,柴胡9克,炒栀子9克,黄柏9克,贝母9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行气。主湿热下注。(阴囊皮炎)。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处方:乳香2钱,没药2钱,巴霜2钱,骨碎补2钱,半夏2钱,归尾(酒洗)5钱,硼砂3钱,大黄5钱,血竭3钱,自然铜(醋炒)3钱,无名异(醋炙)2钱。……

评论2024-02-14

拨粥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拨粥”。处方:薤白10~15克(鲜者30~60克)葱白2茎 白面粉100~150克(或粳米50~100克)。制法:先把薤白,葱白洗净切碎,与白面粉用冷水和匀后,调入沸水中煮熟即可。或用粳米一同煮为稀粥。功能主治:宽胸止痛,行气止痢。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以及急慢性痢疾、肠炎。用法用量: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辅助治疗,可间断温热服用。治疗肠炎、痢疾,3~……

评论2024-02-14

槟榔四消丸(水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槟榔四消丸(水丸)”。处方:槟榔200g 大黄(酒炒)400g 牵牛子(炒)400g 猪牙皂(炒)50g 香附(醋制)200g 五灵脂(醋炒)200g。性状:为浅褐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辛。炮制: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功能主治:消食导滞,行气泻水。用于食积痰饮,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大便秘结。用法用量……

评论2024-02-14

槟榔饮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槟榔饮”。处方:槟榔5~10克 萝卜子5~10克 鲜橘皮10~15克白糖适量。制法:把槟榔打碎;把萝卜子放小锅内炒香,然后捣碎;取新鲜橘皮(约1个整橘皮),煎成细丝状;然后将上3味一同放入搪瓷杯内加水适量,煎煮5~7分钟后,去渣留汁,最后加入白糖适量,当作饮料服用。功能主治:行气,消食,除胀。适用于小儿消食。用法用量:以上为1日量,可以作2~3次,……

评论2024-02-14

槟芍顺气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槟芍顺气汤”。别名:槟榔顺气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处方:槟榔 芍药 枳实 厚朴 大黄。功能主治:行气通腑,清热解毒。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发热口渴,心腹痞满,呕而不食,苔黄脉数。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别名:槟榔顺气汤。处方:槟榔、芍药、枳壳、厚朴、大黄。功能主治:下痢频数,里急后重,兼舌苔黄,得疫之里证者。用法用量:槟榔顺气汤(《杂病源……

评论2024-02-14

槟苏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槟苏散”。处方:槟榔 紫苏 木瓜 香附 陈皮 大腹皮各3克 木香0.9克 羌活1.5克。功能主治:祛风胜湿,行气消肿。主风湿流注,脚肿酸痛,麻痹不仁,呕吐不食。亦治肚门痈(生于大腿肚)、箕门痈(生于股内近膝),肿痛寒热,胸腹胀满,脉沉无力。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葱白3茎,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服。处方:苍术2钱,香附子1钱,紫苏……

评论2024-02-14

苍栀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苍栀丸”。处方:苍术 香附各15克 山栀30克 半夏 川芎 白芷各6克。制法:上药研末,神曲糊为丸。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行气解郁。主湿热内郁,手心发热。用法用量:每服10克,温开水送下。

评论2024-02-14

苍连丸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苍连丸”。处方:苍术60克 香附75克 片芩 黄连(炒)各15克。制法:上药研末,栝楼瓤为丸。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行气化痰。主湿痰发热。用法用量:每次10克,温开水送下。处方:苍术(米泔浸,炒)30克 陈皮30克 半夏30克(姜汁炒)黄连45克 白茯苓30克 吴茱萸(炒)30克。制法:上药研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清肝解郁,燥湿化痰。主郁……

评论2024-02-14

菖蒲散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菖蒲散”。处方:菖蒲30克 当归30克(锉,微炒)秦艽15~22克 吴茱萸15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功能主治:祛风活血,行气消肿。主妇人风湿下浸,阴户肿痛。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00毫升,入葱白16厘米,煎至12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处方:菖蒲 桂心 远志(去心,甘草水煎)各7.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主……

评论2024-02-14

葱胶汤处方主治功能及用法用量
中药方剂“葱胶汤”。别名:葱白阿胶散(《鸡峰普济方》卷十六)、葱白散(《朱氏集验方》卷六)。处方:阿胶10片 葱1握(切)。功能主治:养血润肠,通阳行气。主老年血虚,肠中阳气不通,大便秘滞。用法用量:上二味,用水400毫升,将阿胶煎令烊化,温服200毫升。备注:方中阿胶养血,润肠通便;葱白通阳行气。二药同用,共奏养血润肠,通阳行气之功。处方:葱白1茎(切),……

评论2024-02-14

« 上一页 3/1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