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功能
止渴,明目,清热解毒。
主治 消渴,赤眼,烫伤,鼻疔。
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炖。外用:适量,涂敷或点眼。
相关论述
1、《本草拾遗》:“主明目,定心,去小儿烦热,止渴。”
2、《本经逢原》:“生蚌炙水,治汤火伤甚效。”
3、《得宜本草》:“功专止渴除烦。”
4、《纲目拾遗》:“清热安胎,消痰除湿,解酒积丹石药毒。”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消渴引饮:取蚌清水炖食。(《泉州本草》)
2、治赤眼并(眼)暗:以黄连木纳入(蚌中)取汁,点眼。(《日华子》)
3、治鼻疔:活河蜊1个,冰片0.3g,硼砂0.6g。将硼砂和冰片研成细末,放已掀开的壳内,待死后,用水溶液滴入鼻孔内。(《吉林中草药》)
4、治初生小儿哑惊:活蚌水磨墨,滴入口中,少顷下黑粪而愈。(《本经逢原》)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在剖杀河蚌时,收集其分泌液。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蚌科动物褶纹冠蚌、三角帆蚌和背角无齿蚌等蚌类。
形态特征
1、褶纹冠蚌:贝壳较大,略呈不等边三角形。前背缘冠突不明显,后部长高,后背缘向上斜出伸展成为大形的冠。壳的后背部自壳顶起向后有一系列的逐渐粗大的纵肋。腹缘长近直线。壳面深黄绿色至黑褐色,壳顶常受侵蚀而丢失表层颜色。珍珠层有光泽。2、三角帆蚌:贝壳大而扁平,壳质坚硬,外形略呈三角形。左右两壳顶紧接在一起,后背缘长,并向上突起形成大的三角形帆状后翼,前背缘短小,呈尖角状。腹缘近直线,略呈弧形。壳面不平滑,壳顶部刻有粗大的肋脉。生长线同心环状排列,距离宽。贝壳内面平滑,珍珠层乳白色。3、背角无齿蚌:贝壳外形呈有角突的卵圆形,前端稍圆,后端呈斜切状,腹缘呈弧形。后背部有自壳顶射出的三条粗肋脉。壳面绿褐色。闭壳肌痕长椭圆形。壳内面珍珠层乳白色。
分布区域
1、褶纹冠蚌:分布于全国各地。2、三角帆蚌:分布于河北、江苏、安徽、浙江等地。3、背角无齿蚌:分布于全国各地。
蜢臂兰
蜢臂兰,中药名。为兰科毛兰属植物半柱毛兰EriacorneriRchb.f.的全草。植物半柱毛兰,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止渴之功效。主治热病伤津,烦渴,盗汗,肺结核,瘰疬,疮疡肿毒。
评论2024-05-19
鹅肉
鹅肉,中药名。为鸭科动物家鹅Ansercygnoidesorientalis(L.)的肉。以华东、华南地区饲养较多。具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之功效。常用于虚羸,消渴。
评论2024-05-18
枇杷
枇杷,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 Lindl.[Mespilus japonica Thunb.]的果实。具有润肺,止渴,下气的功效。主治肺痿咳嗽吐血,衄血,燥渴,呕逆。
评论2024-05-11
人参果
人参果,中药名。为兰科植物角盘兰Herminiummonorchis(L.)R.Br.的带根全草。具有强心补肾,生津止渴,补脾健胃,调经活血的功效。主治神经衰弱,失眠头昏,烦躁口渴,不思饮食,月经不调。
评论2024-05-10
地瓜
地瓜,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豆薯Pachyrhizuserosus(Linn.)Urb.的块根。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河北等地均有栽培。具有生津止渴之功效。常用于热病口渴。
评论2024-05-10
粉葛
粉葛,中药材名。为豆科植物甘葛藤 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发表透疹,升阳止泻的功效。用于外感发热,头项胀痛,温病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痢疾,泄泻;高血压颈项痛及冠心病、心绞痛。本品作为“葛根”入药。
评论2024-05-10
天花粉
天花粉,中药名。为葫芦科栝楼属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vo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s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根。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的功效。主治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评论2024-05-10
橄榄
橄榄,中药名。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album(Lour.)Raeusch.的果实,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肺利咽,生津止渴,解毒之功效,用于咳嗽痰血,咽喉肿痛,暑热烦渴,醉酒,鱼蟹中毒。
评论2024-05-09
石膏
石膏,中药名。为硫酸盐类石膏族矿物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H2O)。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敛疮生肌,收湿,止血功效。主治温热病气分实热证,肺热喘咳证,胃火牙痛,头痛,实热消渴,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评论2024-05-08